要张明瑞自己说,还测什么测?



临阳精工是自己家的产业,也不是无良的乙方,应该不会骗人。



就算他骗人,又能怎样?



陈晨给的参数,是按照项目最高标准给的,要求溢出的厉害。



按照他的设想,前期航母配备的飞机是一两吨重的小卡拉米。



所以拦阻索的强度真不用那么高。



临阳精工就算有夸大产品的嫌疑,也不可能太离谱。



总之。



这根钢索肯定是够用的,至少不会阻碍船只的立项和建造。



不过既然小老板交代了,他不敢怠慢,立刻用人脉打了几个电话。



海军研究所那边原则上是不接待此类项目的,好在张明瑞的面子大,好说歹说安排妥当了。



不过为了避免提前开香槟,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张明瑞申报项目的时候是按照机场阻拦钢索申报的。



经过三天的等待。



海军研究院回复人员和设备等待就绪,问张明瑞要不要亲自来看一看?



必须要!



张明瑞想都没想就赶奔首都。



不为别的。



他就想滋一滋曾经的那帮老战友。



——————————————



星期三。



中午。



郑宇村结束了节目录制,从央广传媒的大楼走了出来。



上节目这回事儿,一回生二回熟。



刚开始他确实不太适应,多次要求领导取消这个任务。



但录着录着,他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



一来是他个人能力的增加。



他本就是相关专业出身,搞军事科普的底蕴完全是够的。



一旦熟悉了镜头,消除不适和局促感,郑宇村还是很强的。



二来,他发现军事科普节目的战略性很强。



看似一个话筒,一台摄影机,花不了多少钱。



但有时候却能发挥几个亿经费都达不到的效果。



上上个月。



他在节目上风轻云淡普及国内攻击性无人机的发展,说的都是片汤话,其中还有一些数据是自己瞎编的。



本来就是一起过于先进,无法展示的课题,干货不多。



谁知道。



半个月之后,鹰酱的智库发表了一篇关于东大无人机战力的报告。



其中就引用了郑宇村在节目上胡说的东西。



当时郑宇村就震惊了。



不管节目观众信没信,主要对手先信了。



这不比自己蒙头在论证处搞所谓的学术研究用处大?



因为这两点原因,他总能从节目中得到正反馈,因此他也更愿意上节目,乐在其中。



上个月中旬,空军有一个项目急缺人。



领导想调他去南方搞技术,郑宇村权衡再三还是拒绝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留在首都的镜头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会更快乐一些。



在路边的沙县凑活一口午饭之后,郑宇村坐地铁来到了海军研究院。



因为自己穿着便装的缘故,在门口保卫处耽搁了一些时间。



进行一番繁复的身份认证之后,郑宇村如愿以偿的见到了自己曾经的老领导。



“我就说当初不应该放你走,你看看,现在才多大岁数,跟我一个职位了。”



说话的人叫冯阳。



海军研究院装备论证一处处长。



曾经的郑宇村在他手底下任职,后来被调到了空军研究院。



出走时是一个普通研究员,归来时已经是郑处了。



这种飞升速度,含金量拉满了。



一看到郑宇村的这张脸,冯阳就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亿。



“处长你别这么说,我出去混得怎么样,到您这我还是那个小郑。”



“哎呦喂,郑处长你别恶心我,我不配的。”



冯阳心口不一,嘴上说不配,心里傲娇极了。



现在但凡有人问他工作成果,那些航母驱逐舰什么的闭口不提。



只说电视上那个军事专家郑宇村,是从他们处走出来的。



抛开郑宇村在电视上影响力不谈。



人家手里也有工作成果。



空军的好几个大型无人机项目郑宇村都参与了论证,出勤率和成功率都高的吓人。



相比而言,海军这边速度就慢很多。



一艘大型舰艇的论证工作漫长而复杂,动不动就十年八年。



要出成果,上领奖台可不容易了。



长吁短叹牢骚间,冯阳亲自泡了一杯茶,请郑宇村坐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前途无量陈晨卫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巧克力罗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巧克力罗刹并收藏前途无量陈晨卫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