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奎一个劲的点头,心说林枭是对的。
这小子的嘴确实是核动力的。
“老总,我算是没法子了,要不你和他交流一下?
一旁的尚武笑的合不拢嘴,示意陈晨坐下。
“小陈,别紧张,今天叫你过来,就是个座谈会。”
“谈什么?”
“就谈谈你对无人机产业和国防工业的看法。”
最近几天。
晨盾科技和陈晨的名字不断地出现在口子内几位领导的办公桌上。
他们一直都在讨论晨盾的位置。
直到科工委拿出来一份飞牛智控的营收报表,才让领导们下定决心,当面和陈晨谈一谈。
“我给你起个头,就从B22说起,你这架飞机造价是多少?”
陈晨猜不透领导的真实目的,因此变得谨慎了一些:“大约六百万。”
来之前。
已经有好几场会议论证过B22了。
两位领导也都看了会议记录,多少有点心理准备。
但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不免为之一震。
600万,低到离谱。
甚至连张明瑞都没有想到。
晨盾用做中型无人机的成本,做出一了一家真正的大型无人高速运载平台。
尚老总忍着惊讶继续问道:“你说的是平时成本,假如到了战时,生产线全马力开动,成本呢?”
陈晨当即化身摇头机:“我们晨盾是一家纯民营企业,致力于保障民生。”
“我信我信,但战时成本呢?能压缩到五百万元以内吗?”
老总和别人不一样,一眼就能看透陈晨的小心思,并且能完全免疫。
看到老总执着的目光,陈晨思虑半晌:“你非要这么问的话,那就不能用万元做单位了。”
“请赐教。”
陈晨站了起来,表情认真了一些。
“如果是平时,成本六百万,升级生产线再加上全马力开动,价格我能做到五百万。”
“但在战时,一辆飞机的价格大约是65个工时、碳纤维和各类合金750公斤、电力6000度、两荤一素盒饭五万份。”
“只要给我提供这些东西,你想要多少架飞机我有多少架。”
陈晨的话语振聋发聩在三人耳中回荡。
这小子并没有以一个商人的思维看待问题。
他甚至都已经清楚的算出了每一架飞机所需要的人力和材料成本,连盒饭都具体到了工时所需要的份数。
直到这一刻。
尚武和谢东奎才巨像的体会到那些报告里对于陈晨的溢美之词。
而陈晨还没有说完。
“相同质量的和水平的飞机,咱不说鹰酱造不造的出来,假定它有,价格也相差十倍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