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处,你们海军研究院啥时候加了民用项目产品的检测这重业务?”



“都跟你说了,算是帮老朋友一个忙。”



“嗷,那你可悠着点,别犯纪律。”



在前往检测所的路上,郑宇村一直在开老领导的玩笑。



其实他是不愿意过去的,觉得浪费时间。



你要说海军自己的项目搁那检测,过去瞅两眼倒还行。



民用建筑项目的检测,过去干嘛?



刚才人说是机场用的拦阻索,听名大差不差,可实际上的性能差远了。



机场的拦阻索他见过。



有的机场为了避免发生事故,会在跑道尽头和外围布置一圈钢索围网,生怕有飞机刹不住车,起到个减速的作用。



正因为这样的用途,决定钢索的强度不会高。



机场的飞机落地基本上都减速为0了,偶尔有刹不住的出事故,但也都很慢。



再快一点,啥样的拦阻索都白搭。



郑宇村根本不觉得这玩意儿能形成平替的效应。



一路走,郑宇村一路牢骚。



终于来到了检测所的室内,一位年轻的研究员立刻上前报告。



“处长!您交代的项目已经在运行中了。”



“嗯,结果怎么样?”



“目前已经完成了基本检查,这里是数据。”



研究员从文件夹掏出一张纸。



上面记述着一些基本的参数,直径、材质、编织工艺之类的。



这些都是不用上机器,通过观测就能得出的结果。



冯阳之前也没看到具体的数据,只知道送来的这些样品强度高,直径细。



他寻思能有多细呢,直到他看到纸面上的数据。



“315?厘米?小刘你单位没写错吧?”冯阳第一时间怀疑是研究员的态度不严谨。



小刘胸有成竹:“就是315厘米!这玩意儿真的很细。”



“嘶……”



远在一旁的郑宇村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315厘米,太细了。



这个尺寸,很难称之为钢索,叫钢丝绳更为确切一些。



而且郑宇村做过周密的论证,他知道航母阻拦系统最优的直径就是3-4厘米。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阻拦系统内的多个滑轮泄力。



可问题是。



钢索细了,强度一定会低。



平常3厘米的钢索,别说几百吨了,拉个几吨都费劲。



这也就是为什么航母阻拦索被称为工业明珠的原因了。



“这点小细绳,放在哪儿都不够看的,你确定他们是用来盖机场的?”



冯阳摸摸头:“委托方是这么说的,应该没错……”



“暂且不说他强度的问题,用这小细绳当机场阻拦索,那不跟古筝计划一模一样?”



郑宇村一下子下子就联想到了三体中的大杀器。



绳越细,切割性能越强。



民航飞机可不比战斗机,有专门的钩锁装置。



这小细绳但凡有点强度,直接能给飞机切成薄片。



冯阳搞不清楚,也只能糊里糊涂:“不造,等会委托方来了再问问,东西上仪器了吗?”



小刘点头:“已经上了,马上就能出强度报告。”



“嗯,这些基本参数无所谓的,关键是强度,人家委托方也着重强调这个,好好测。”



说完,冯阳把报告交回到小刘手里。



小刘没接,犹豫道:“处长,你还是再仔细看看。”



“看什么?”冯阳不耐烦,寻思我再看,也看不出花来。



“这根绳子结构是四根绳股不规则排列,而且我们猜测锁芯中还有高分子材料的支撑。”



“???”



冯阳后背突然一凉。



小刘表情复杂:“您不觉得这种工艺很眼熟吗?”



“……”



冯阳快速的翻到了结构性状那一页。



报告上画着一张绳子的剖面图。



看到这张图的那一刻,冯阳的dna在动。



“熟……”



太熟了!



乍看之下,这不就是航母阻拦索的工艺?



别人不清楚,我冯阳还能不清楚?



阻拦索这个项目就是我带头论证的。



这种奇葩的形状是印在他脑海里的。



“咋了冯处,怎么不说话了?”



郑宇村凑上前,看了眼图上的形状,没看出什么门道。



“当初我们搞国产攻关的时候,弄得是七根锁芯,六根绳股六边形排列的方案。”



郑宇村不以为然:“是啊,那怪不得你们的强度高呢。”



“我话没说完,这个方案用了两年,后来生产企业材料商有进步,做了修改,就是四根股绳不规则排列的方式,和这玩意儿的横截面一模一样。”



“我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陈晨卫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巧克力罗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巧克力罗刹并收藏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陈晨卫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