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云出城相迎,等了半天没见到动静,随后士卒来报,赵之佛已绕道北门,去往嫡长子赵景福殉国之地,故而迟迟见不到人影。

换作世子没出生之前,张燕云肯定会骂声矫情,大丈夫马革裹尸,常态而已,如今自己有了儿子,能体会到当爹心境,默不作声翻身上马,前往北门。

赵之佛身披斩衰,正蹲下身对着一堆土丘焚烧黄纸,白发人送黑发人,满脸悲痛,老泪忍不住横流,口中呢喃道:“儿啊,你自幼顽皮好动,心气高,从习武起,凡事爱争第一,入北策军,全军弓马第一,膂力第一,成为北庭五虎之首,本来有望接父亲衣钵,可惜英年早逝,被大周毒士所害……”

旁边的林瓷溪唏嘘不已。

这对父子之间的辛密,他最为了解。

赵之佛是名优秀主帅,却不是一位称职父亲,赵景福自出生起,便是人见人怕的混世魔王,顶着少帅名头,在北庭横行无忌,皇家都不放在眼里。曾经有名王爷来兵甲长城狩猎,赵景福见到郡主生的漂亮,萌生出不轨之心,想要唆使手下,深夜里将郡主掳来供他作乐,若不是自己及时阻止,当晚就要酿出大祸。

至于全军弓马第一,膂力第一,不过是别人看在赵帅面子,故意相让。

老话讲慈母多败儿,慈父也不遑多让。

要是没有赵之佛十年如一日的宠溺,赵景福也不敢自大到去往夔州守城。

可怜天下父母心,死之后,一把黄纸满口谎,赵帅仍不舍得道明真相。

听到远处马蹄声,林瓷溪扭过头去,见到一袭白袍的张燕云亲至,急忙在赵之佛耳边低声道:“赵帅,赵王来了。”

赵之佛逝去泪痕,重重嗯了一声,“等我再给福儿烧些阴钱。”

林瓷溪说道:“世子殿下初度之喜,您在这烧黄纸,怕是……不妥吧?”

赵之佛微微一怔,将黄纸悉数洒向土堆,抄起侍卫手中剑匣,夹在腰间,飞身上马,朝张燕云疾驰而去。

两名朝中重臣见面后相视一笑,拱手为礼,随后调转马头,去往城中。

来到城门,赵之佛放声说道:“王爷,下官已有数年来过夔州城,今日想登城一观,不知王爷能否赏脸。”

对于这名死守北疆三十年的老帅,张燕云颇有好感,既没责备他去烧纸,也没觉得贸然登城有何不妥,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赵帅,请。”

二人并肩走上城墙,目所能及之处,草木青绿,群山白雾缠腰,风景壮阔,有北地男儿豪情。

赵之佛将剑匣拱手送上,“王爷,这把镇军剑,乃是宣政二年圣人御赐,望我能镇守北线,守护一方安宁。世子殿下降生,家国之幸,我想将剑送给世子,当作初度之礼。”

张燕云双指抹向檀木剑匣,露出几寸,剑鞘刻有镇军二字,古朴典雅,不像别的宝剑那样张扬,反而有股含蓄凝重之美。

张燕云将剑匣合好,轻声道:“这把剑,是为了祝赵帅安定北线,如今三十余年已过,北策军数次拒敌于白河,劳苦功高,已成为赵帅功绩,理当放入宗祠供后人膜拜。礼物太过于贵重,本王不能要。”

赵之佛沉声道:“过完年之后,下官想卸甲归田,这把剑随我入土,带入坟茔,可惜了,不如献于世子殿下,望他能子承父业,镇守北疆。”

张燕云微微一笑,说道:“你是想把拒敌的重担,转嫁到我儿子身上吧?那可不行,我儿子生来是享福的,又不是戍守边关的,天天花天酒地,逗猫逗狗,遇到好看的女子就抢,遇到烦心事就发火,怎可未及冠就扛了这么重的担子。赵帅,你送的不是礼,而是祸,本王坚决不收。”

()

章节目录

我自九天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我自九天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