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疑惑道:“听起来挺有道理,可琅琊几百年未遇战事,天天提心吊胆,会使军心溃散,何时入阵,何时出阵,火候半分都差不得,早了,晚了,都会成为敌军的盘中餐。”



“老吴。”



李桃歌轻叹一口气,“五年前的腊月二十八,孟头与我在城头值守,他说他嗅到了满城死气,起初我还不信,笑话他杯弓蛇影,结果大年三十午夜,蛮子大军来袭,鏖战十二天,数万将士战死。老卒的经验之谈……万万不可小觑。”



老吴慎重点头。



进入芽关,李桃歌又下了一道军令,开辟出两条密道,通向背驼山脉,并将斥候远放五百里左右,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回关备战。



打了那么多仗,清楚兵戈一起,侵掠如火,若想那时再布置,晚了。



天黑时,回到侯府,一天操了一万个心,顿时有些疲惫,李桃歌走入厅堂,见到一名满脸络腮胡的大汉在对他挤眉弄眼,不由得会心一笑,“周大哥,你军伍繁忙,怎么有空来看我?”



周典在征西时立有奇功,又坐镇碎叶城半年,因此一路平步青云,高封三品,两年前任东岳军主帅,后又调任到两江军挂帅,被视为李家的左膀右臂。



李桃歌流放时,周典只是一名刑部不入品的差头,投靠到李家之后,短短几年成为一军主帅。



世家党魁首这几个字的分量,可见一斑。



周典喝了口茶,说道:“如今的青州风风火火,我再不来,一口热汤都没得喝了。”



宛若小娇娘的纤细声线,听起来依然那么突兀。



李桃歌听到话锋不对,在小茯苓端来的铜盆中洗净双手,坐在他的身边,低声道:“朝廷把你主帅一职给免了?”



周典将脖子朝后一仰,轻声道:“李相辞了官,这棵大树下的猢狲,怎会有果子吃?我向朝廷递了道奏疏,辞了江水军主帅,换了一个四品武职。”



李桃歌眉头蹙到一起,心有不甘道:“一军主帅,说放手就放手,周大哥,你怎么不与我商议一番?”



两人一同打过仗,一同去过状元巷,一同当过赏花郎,亲如手足,于是单刀直入,不玩庙堂那套阳奉阴违。



周典颇为无奈道:“朝中已放出了风,要调我回京城,任兵部左侍郎,与其傻等着听宣,不如自己谋份差事。现如今态势微妙,最好远离京城,我讨来的四品武职,就是琅东大营主帅。”



李桃歌怔了片刻,好笑道:“看来朝廷对琅琊死盯着不放,本来琅东大营是五品将军,募兵之后,破例提为四品主帅了。”



周典斜眼道:“十几万兵卒,能掀起多大风浪,谁不知道?”



李桃歌冷哼一声,说道:“只恨自己银钱不宽裕,再缓几年,巴不得募他五十万。”



“我说侯爷……”



周典阴阳怪气说道:“下官死乞白赖跑过来,一句好听话都不给,语气中带有埋怨,像是热脸贴了凉屁股,怎么,不待见我啊?”



“怎么会。”



李桃歌洒然一笑,“周大哥能来,我求之不得,就是觉得四十万江水军还给朝廷,不舍得。”



周典压低声音说道:“看似我任一军主帅,其实能指挥的兵卒,不到几万,两江是圣人龙兴之地,比不得别的都护府,军中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我自九天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我自九天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