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名考官身着官服,正襟危坐,面前的卷宗堆积如山。



除了翻动纸张的“哗哗”声和偶尔压抑的咳嗽,整个大堂落针可闻。



气氛压抑。



主考官刘三吾坐在上首,这位年逾古稀的大儒,此刻正紧锁着花白的眉头,眼神里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和不耐。



他面前摊开的一份策论卷,字迹潦草,内容更是空洞无物。



“海者,天之南门,国之屏障……圣君治下,四海升平,当严守海禁,以杜绝倭寇之患,安抚沿海之民……”



又是这种陈词滥调。



刘三吾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拿起朱笔,毫不犹豫地在卷末的评分栏上,写下了一个冰冷的“下下”。



他随手将卷子丢进一旁代表着“废卷”的竹筐里,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竹筐已经快满了。



“刘大人。”身旁的一位副考官压低了声音,脸上满是愁容,“这论海之策,实在……难为这些举子了。十份卷子里,倒有七八份都是空谈误国,剩下的一两份,更是胆大包天。”



他拿起自己刚看完的一份,苦笑着摇了摇头,将卷子递到刘三吾面前:“您瞧这份,通篇鼓吹全面开海,与万国通商,言辞激烈,简直视国策为无物。这哪里是论策,分明是妄议朝政,心怀不轨!”



刘三吾瞥了一眼,只见卷首就写着“欲强国,必开海”几个张扬的大字,看得他眼皮一跳。



“此等狂悖之言,直接黜落,不必再议。”他冷声道。



这题目,出得太险了。



在场的考官们谁都清楚,陛下对“海禁”二字的态度向来是铁板一块,片板不得下海。



在这种国策大纲之下,这道策论题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考生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而他们这些阅卷官,同样是战战兢兢,生怕揣摩错了圣意,惹来滔天大祸。



大堂里的气氛愈发沉闷。



废卷筐里的卷宗越堆越高,几乎成了一座小山。



刘三吾心中燃起一团无名火。



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读了半辈子圣贤书,满腹经纶,却连一篇像样的策论都做不出来?



大明的未来,难道就要交到这些只会歌功颂德、或是狂悖无知的庸才手里?



他越想越气,干脆推开椅子站起身。



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一声刺耳的声响,让几位昏昏欲睡的考官都惊得抬起了头。



刘三吾没有理会他们,径直走到那堆积如山的废卷筐前。



他倒要看看,这一科的举子,究竟能庸碌到何种地步!



他随手从筐顶抽出一份卷宗。



这份卷子之所以被判为废卷,副考官的批注写得明明白白:



“先扬后抑,言辞投机,看似稳妥,实则包藏祸心,意图动摇国本,离经叛道!”



好大的帽子!



刘三吾心头一动,反而来了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