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群穿着统一青衿襕衫的科举班学子。



科举班的学子们,安静地站在贡院门外的空地上,队列整齐。



这与周围略显散乱的其他考生形成了清晰的对比。



“哼,不过是仗着广智侯的名头,弄些哗众取宠的门道罢了。”



一个面容略显刻薄的国子监监生低声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屑。



此人名叫孙集,平日在监内便时常对科学院的教学方法发表些尖酸评论。



“说的是。听说他们考前还发了什么‘考试大礼包’,又是肉脯又是好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旁边立刻有人出声附和。



“圣贤之学,岂能如此轻慢?真正的学问,需苦心孤诣,潜心钻研方能得其精髓。”



“我看他们平日所学的那些所谓杂学,什么算术、格物,能写出什么传世的锦绣文章?”



这些议论虽然刻意压低了声音,但还是清晰地飘进了不远处陈瑜的耳中。



陈瑜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他眼帘低垂,没有出声回应。



站在他身旁的王教习,只是面色平静地扫了一眼国子监监生的方向。



王教习的嘴角,似乎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科学院的学子们,对这类议论似乎早已习以为常。



大多数人,都仿佛没有听见一般,安静地等待着。



他们脸上没有流露出过多的表情。



他们站得笔直。



九天的严酷考试,似乎并未能完全磨去他们身上的那股锐气。



这时,国子监的人群中,一个身材高挑的青年略作犹豫,还是迈步走了过来。



他径直来到陈瑜面前。



“陈瑜。”青年开口,声音有些干涩,带着考后的沙哑。



陈瑜抬起头,看清了来人。



他脸上露出一丝平和的微笑,轻轻点了点头。



“刘兄,别来无恙。”



来人正是刘文焕。



他曾是陈瑜在国子监时的同窗好友。



两人曾一同在学舍窗下研习经义。



也曾一同在秦淮河畔,于月色下畅谈各自的人生抱负。



后来,陈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毅然选择离开国子监,转而投考科学院。



这件事,当时在国子监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许多人都不理解陈瑜的选择。



这些日子,他们见面的次数少了,但偶尔仍有书信往来,情谊并未因此断绝。



刘文焕的目光,在陈瑜身上停留。



贡院外这片疲惫的人群中,陈瑜那份异于常人的平静,格外显眼。



他似乎比在国子监时清瘦了些。



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沉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