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细细想来,却又并非全无道理。



自古以来,盐铁专营,便是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手段。



如今,用大黄来制衡北元……



朱标心中巨震,震惊于陆知白的大胆和奇思妙想。



但转念一想,如今徐达抱恙,北伐之事需慎之又慎,若能用此法兵不血刃地挫败北元,倒也未尝不是一条奇策啊。



“经济战……”朱标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手。



“来人!”



一名内侍应声而入。



“去取一卷《管子》来!”朱标吩咐道。



他记得,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似乎……也曾用过类似的经济手段,制衡过其他诸侯国。



他要好好看看,这位先贤,当年是如何运筹帷幄,用经济之术,经略天下的!



等待的间隙。



朱标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



片刻后,他看向陆知白,唇边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话语却透着沉甸甸的分量:



“此事重大,这干系,你怕是担不动……”



陆知白闻言,脸上也浮现出相似的,心领神会的笑容。



他微微躬身,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



“确实,这事儿,还需要太子殿下把把关,不然我也不晓得该从何着手。”



“哈哈~”朱标笑了两声,旋即那笑意隐去,眉宇间重新染上思虑。



两人都没有把话说透。



窗户纸虽薄,却无人主动去捅破。



这等经略国策,一旦功成,便是泼天的功劳。



自然是主事者的荣耀,毫无疑问,会落在太子的头上。



可若是……



万一……走漏了风声,或是北元应对得当,计划未能奏效。



甚至引来了更激烈的反弹……



那失败的责任,又该由谁来承担?



这口“锅”,沉重无比,绝非寻常臣子能够背负,甚至可能牵连甚广。



朱标踱了几步,停在窗前,望着外面被风吹动的树梢。



“你这计策,攻其不备,确是高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但行此事,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此事的计划一环扣一环,非常周密,但坏处就是,一旦执行起来,牵涉的人员、部门众多。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都可能前功尽弃。



“你今日所言,我会仔细斟酌。”朱标背负双手,目光悠远,“此事暂且不要外传,尤其是细节。”



他没有再多问。



盟友都没找好,这事,陆知白肯定还没呈报给皇帝。    。(2/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