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王府长史踩着积水“啪嗒啪嗒”跑来:



“殿下!今日又平粜米粮八百石,现仓储”



“还剩多少?”周王头也不回,镜头转向下游的渡口码头。



“算上楚王殿下前几日刚运到的湖广米,尚有五万六千石。”



长史翻着账本,“按侯爷给的‘灾粮调配法’,够支撑全城百姓两个半月……”



周王突然笑出声。



三个月前。



告诉他黄河将要决口、要早些种柳树之后,陆知白的信件仍然是不断而来。



“今岁天象异常,请五哥六哥联手,湖广籴米二十万石储于开封。赚了平分,亏了算我的。”



他提议周王和楚王联手,从湖广调粮,运往开封。



到时候就算是没有灾祸,影响不到粮价,粮食也可以出售。



当时朱橚还没有搞明白,咱开封地处中原,也不缺粮食啊,该缺粮的是西安。



但他早就习惯了。



不明白不要紧,照着做就行了。



于是。



在陆知白的提议下,朱橚和武昌的楚王朱桢,联手倒腾粮食。



哥俩硬是用了两个多月,从湖广各府县凑了二十万石米,走漕运分批运到开封。



但是这么多粮食,没有巨大的仓库,怎么能囤下?



周王把能放粮食的地方都存满了,后来又协调了官方的常平仓……



这样还是不太行,又把开封府城中最大的几个粮商拉拢的过来,叫他们好好配合。



开封米行的小掌柜们还背后嚼舌头,说“周王府囤积居奇”。



然而有实力的粮商,却也趁着北方大旱,在北边低价收购麦子……



如今暴雨困城,阻断了漕运,市面粮价一日三涨。



暴雨第七日,开封西大街的粮价牌已经翻到第八次:



“白米七钱八分/石”



“麦粉六钱五分/石”



卖炊饼的老汉看着价牌,把担子一摔:



“日他娘!老子卖一个月饼,才买起一石米!”



对面“济民仓”前却排着长龙,伙计敲锣喊道:



“周王府平粜!四钱一石!每人限三升——”



洪武年间的米价,全国正常情况下,平均是两钱半银子一石。



开封城是个大城市,粮价高点,大概有三钱多银子。



但是遇到了灾情,市场价就能够翻一倍。



那些奸商仓库里的陈米,都快涨到七八钱银子一石了。



王府粮栈却还按四钱银的平价放粮——只是必须限购。



当夜,米行会馆灯火通明。



“姓朱的断人财路!”张掌柜把茶盏摔得粉碎,“明日多雇些乞丐,把济民仓的米全买空!”



账房先生愁眉苦脸:“可限购三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