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又不傻。



治河这项技能,就跟做钟表一样,一旦学会了,是可以吃一辈子的!



虽说他们现在对治河是啥也不会,顶多小的时候,下雨天玩过泥巴排水沟……



但是没关系啊。



科学院这边的风气就是——会不会不重要,敢不敢最重要!



不会没事儿,先逮住这个机会,然后边干边学!



最后,选派出了二十多个人高马大,能吃苦,听话,脑子灵活好使的学生。



陆知白便把他们送给刘芳和李典打下手。



这两天的时间,他也没有闲着。



写了一本详细的治河方略,可以说是绞尽脑汁的回想历史中的诸多治水手段。



关键还得贴合时代条件。



其实他很建议在黄河中上游建设一个水库,就是小浪底。



可以实现防洪、抗旱、生态保持、调控漕运等功能……



这想法虽好,但实施难度太大。所以根本就没提。



陆知白把这方略呈给朱元璋。



得到的评价是:



“就依照这个书来治!要是证明有效,就刊印给各地官府!”



没几天。



总理河道的一行人,就向着开封出发了。



这个时候,消息已经传出了六部,在朝堂和民间广泛地传开了。



自从年初的太湖劫钞案之后,就没有什么大事了,京爷们正闲得无聊。



骤然听闻八月份开封将有水患,顿时就激起了许多人的好奇。



就连一些大臣得知之后,私底下也是议论过无数回了。



“你说他是怎么知道八月份会有决口的?”



“怎会这般精确?难道真的是可以观测得知?但黄河涨不涨水,或许就是一场雨的事儿,这怎么能知道?”



“嗐,想太多了,依我看呐,就是个赌。夏天本身就多雨,正是北方的雨季,黄河会涨水,不是很正常吗?



反正要么涨,要么不涨。现在提前治理,到时候没有发生水患,岂不就是他的功劳?”



“哈哈,但那时要是真的决口了呢?”



“那不就更说明他预测对了吗?未卜先知了不是?”



“哟,横竖不管怎么着都是他得利?立于不败之地呀。”



“就是,瞧瞧人家这心眼子,怪不得能平步青云,多学着点吧你们……”



“话也不能这么说,不管怎样,治水都是一件大事,迟早都要做的。若是真治得好,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那咱们就等着看吧,看看到底会不会决口,治理的效果又如何~”



“可不要大张旗鼓的,结果到最后,也没有改变多少……”



民间的议论,就要更加繁杂许多,说什么的都有。



虽然大部分人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终究离南京太遥远了,他们是感受不到开封人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