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标说道:“父皇,儿臣以为,黄河治理非一日之功,需长期坚持,各地并重。



眼下朝中虽有不少能臣,但治河之事,非一般人所能胜任。



儿臣提议,设专人负责黄河治理,专司其职,方能事半功倍!”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皱,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沉吟道:



“专人治河?这倒是个主意……不过,这人选可得慎重,既要懂水利,又要有威望,还得有实干之才……”



殿中众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陆知白。



这家伙,你要说他年轻吧,他已经当了好几年的侍郎了,这可是正三品。许多人穷极一生才能登上的位置。



关键是这治河,他确实说得头头是道,思路开阔。



而且听话里的意思,还有好多详细的措施都没有说出来……



工部尚书薛祥率先开口:“陛下,既然陆侍郎精通水利,又深谙治河之道,此次黄河决口的预测与治理方案皆出自他手。若由他负责黄河治理,定能事半功倍。”



户部尚书滕德懋也附和道:“薛尚书所言极是。陆侍郎不仅学识渊博,且办事稳妥,实乃不二人选……”



陆知白在一旁,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他深知,自己身为“异人”,朱元璋绝不会允许他离开京城的。



治理黄河,肯定需要在各地奔波的。



果然,朱元璋的目光在陆知白身上停留片刻,随即摇了摇头:



“陆卿固然才干出众,但他已身兼数职,工部与科学院的事务已然繁重。若再让他负责黄河治理,恐怕分身乏术……”



陆知白上前一步,拱手笑道:“陛下明鉴,儿臣才疏学浅,治河之事关系重大,恐难胜任。



况且,黄河治理需长期驻外,儿臣身为驸马,不便离京……”



朱元璋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



“陆卿所言有理。治河之事,确实需长期驻外,你留在京城,更有大用。”



朱标在一旁面露微笑,他当然知道老朱是不会让陆知白任职的。



朱标便提议道:“父皇,不如从地方或工部选拔能臣,专司黄河治理,可令他们向陆侍郎取取经~”



依照朱元璋的掌权风格,就算设了专人,但具体怎么治理,还是要按照他的方案来。



朱元璋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行,咱好好考虑一下……陆卿,你留下。”



(https:/79389_79389170/11109131htl)(2/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