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陆知白点点头,问道:



“陛下,如果统计了黄河中上游各省的降雨量、水位高度,或许就可以从中看出端倪……”



古代地方官日常上奏,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汇报天气。



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什么,但积累长期数据就很重要了。



比如某地三个月没下雨,或者连着下了三个月的雨……



朱元璋眼睛微微一眯,说:



“此话有理。咱觉着你们那些统计图表,看起来确实方便些。”



他又突发奇想,派了差事:



“这样好了,你拿个方案,把那‘天池盆’改一改,定好形制,抓紧在各府州县推广。



包括降雨降雪怎么统计,如何绘图,也教给他们……”



陆知白连连点头,笑道:“这倒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天池盆,就是古代的雨量计。是一个直径一尺、高一尺的盆子,上面有刻度。



如果交给陆知白来办,刻度会更加精细。



朱元璋想了一想,又问道:“听你的意思,这次黄河决口,事情不小?”



陆知白颔首,神色凝重:“恐怕要淹十余州县,豫东平原,沦为泽国……”



朱元璋听了,也不再多问,扬声吩咐道:



“去把户部、工部相关人等叫来……对了,还有太子!”



过了没多久,两部的中高层官员匆匆赶到。



朱标也是徐徐而来。



一见到陆知白在这里,他就明白了,大概又奏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沉声开口:



“工部侍郎说,根据最近两年观测的水文数据,以及春季降水,八月,黄河将要在开封决口。”



老朱一开口,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大家面面相觑,皆是满脸震惊之色,都不知该从何说起。



于是又都纷纷转头,望向陆知白,极度诧异。



他们满脸都写着:这是怎么推算出来的?是什么新技术?



朱元璋说:“陆侍郎所言,咱是信的。



这黄河时常泛滥,就算不在八月,往后必定也有决口。



故而,直接召集大家议一议,省事儿。”



有老臣已经轻轻颔首,不再纠结消息的真假了。



因为,黄河治理自古以来,就是老大难问题,到了宋元越发难了,它是迟早要决口的。



朱元璋吩咐道:“陆卿,你来讲讲情况。”



陆知白便向众人拱手说:



“这一次的决口位置,在开封城的东部,距离府城只有十几里,我已经做好了治理方案……”



(https:/79389_79389170/11162076htl)(2/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