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陆知白觉得国库里的储备金还是够用的。



但老朱向来谨慎,想的是最坏的情况——



所有的国债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兑付,需要大几百万贯的现金,确实有压力。



再说了,国家还有很多项目在持续烧钱,万一又出现什么灾情还要赈灾呢。



如果玩过《皇帝成长计划》,就能理解户部和老朱的抠搜。



既然如此,陆知白也没有再坚持,便说道:



“那咱们就削减修路的规模,修慢一点,以五十里、百里为节点,不急。”



朱元璋“嗯”了一声,摸着胡子,还在思考。



道路带动经济,到底是不是如陆知白所说的那般美好?



其余大臣却是纷纷表态:



“陛下圣明!如此一来,也不必征调太多劳工,纾缓民间怨气……”



朱元璋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再过半个多月,就要开始着手春耕了。罢了,这回咱也不罚那些劳工了……但还是应当教育一番,该派个人去,广为宣说!”



大家纷纷称是。



陆知白则是再次献策道:



“儿臣觉得可以发行道路专用的‘路票’,用来抵扣过路费。这是一种交易凭证。



比如,一辆装满货物的普通牛车,走十里路要交十文钱,路票便以十文作为面额。



路人可以和官府购买,方便携带。也可以把此票发放给修路劳工作为报酬。



将来他们拿着这票,卖给过路的商贾,也能换取一些收入……”



大家听了,都是转眼望着他,忍不住露出笑容,神情都有些微妙。



朱元璋嘴角微微一勾,心想:“这小子,实在是很会玩空手套白狼啊!”



官府发行路票,虽然有印制成本,但算下来怎么也不至于一张票十文钱吧?



可这东西发给劳工,就等于给了工钱。



就是说,实际成本是由将来过路的人来承担。



却大大安抚了劳工的情绪,让他们得到了收益。



过路人也得以低价获得路票。



而官府虽然少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收入,却换来了民心的稳定。真是多赢。



朱元璋乐道:“那你们工部,就拿出一个版式来。”



既然如此,再加上常规手段,修路的三个问题都可以解决。



朱元璋神色也松缓了不少,叮嘱户部说:“对各种用度的审批,还要再严格一些,不要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又对度支监说:“你们应该知道,成立这个新衙门就是为了提前清查账目上的不法之事。



如果成立一年半载了,却还没有什么主动的功劳,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度支监监正张文远低着头,拱手称是。



朱元璋又说:“要是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跟咱说说,一切以政务顺畅为重。”



张文远沉吟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