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笑着,闭眼,摇头,又打圆场说:



“这新的技艺,研发必定不容易,确实该保护好你那些工匠。



好了,此事的章程也商讨得差不多了……”



陆知白闻言,便拱手说:“陛下,殿下,我先告退了。”



待他离开。



朱元璋拿着一根玉如意,轻轻敲着奏疏,望着外头,目光深沉,一副深思之色。



朱标上前些许,轻轻问道:“父皇?”



朱元璋转过头来,凝重的与他说:



“认识驸马,也有好几年了,此前,咱就隐隐有一种感想。这一次,忽然看得无比明白了!”



“儿臣愿闻其详。”朱标拱手说。



朱元璋便道:“钦天监测天时,是技术;通晓刑名律法,是技术;会算钱粮账目,也是技术。像驸马这种,净折腾些新东西,一样是技术。



标儿,你也看到了吧,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懂技术的人,如果心术不正,一旦有了权,会是什么样子?”



朱标点了点头,神情也凝重起来,跟着说:“此事的确值得深思。”



朱元璋颔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接着说:



“这些人,用驸马的话说,就是技术垄断。以往,咱想的还是不够深入,让他们有空子可钻。



咱就考考你,你说这些稀罕事物的技术垄断,该如何管制?”



朱元璋眼神冷峻,望着朱标问道:



“懂天文历法的人,注定不会太多。



但是懂刑名、钱粮的胥吏,却缺不了。



至于这新技术,会的人少了,造的东西不够用;可要是会的人多了……”



朱标略作思考,说:“儿臣认为,技术何错之有?关键在于使用的人。



驸马所研的新兴技术有其用处,应当加以鼓励。但也不能放任,理应纳入朝廷管控。”



“科学院独掌新式钟表,还是太危险了!”朱元璋沉声道,“咱并非是信不过他,只是,他手底下那些人,能跟他想的一样吗?”



朱元璋拍了拍堆得一尺来高的奏疏,说:



“一人一心容易,十人一心就难了,更何况百人,千人,乃至这天下的千万人?!”



他说的是事实,朱标也无从辩驳。



就直接问道:“父皇可有什么打算?”



朱元璋果然已有成算,摸着胡须说:



“科学院,正好可以与钦天监稍微制衡。



咱打算,来一个‘四时同参’!”



他详加解释:



“以后各地州府县的时辰,必须是日晷、星象、刻漏、钟表,一一对应,至少三者一致,才为准确。



有些地方,也可以利用江海的潮汐,再加验证。”



朱标闻言,连连点头,称赞道:



“父皇此法颇有道理,更是利用现有技术,做起来也不算太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