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他的几个学生已在户部的各清吏司,正式担任职务了!



任命文书已得到了吏部和朱元璋的批准。



虽说是些从九品照磨之类的小官职,品级不高,权力不算大,但好歹是进入了这个系统,以后有的是成长机会。



老朱之所以同意,或许也是希望有才干的年轻人多历练,积累经验。



练个十来年,也就三十多岁,正是稳重得用的时候,刚好可以辅助朱标……



不过,陆贤和陈佑是例外。陆知白压根就没有申请他们的职位。



陆贤是吉安侯嫡子,日后是要承袭爵位的。



朱元璋怎么可能放心一个武将之子在户部任职呢?



但把他送去军中培养,年龄又有些大了。陆仲亨也没有这个意图。



陆知白思量许久,觉得陆贤可以再读读书,沉淀一下。



以后或许也能做个县令,深入基层,积累些治理地方的经验。就算为非作歹,犯的也都是小事。



但户部是中/央部门,牵扯的事大了,不会让他待的。



而陈佑出身商籍,家中生意做得很大。



让他进入户部任职,在这个时代有些不太合适。很快就会招来官商勾结的弹劾。



陆知白铺开栖霞山舆图,指点着长江支流的渡口,对两个学生笑道:



“雏凤该归巢了。栖霞虽小,日后却会越来越重要。漕运、商税,都是大事,你们现在,也算得上行家里手……”



面对这样的结果,两人也没什么好失落的。



陆贤看看四周,嘀咕道:“我早想回去了,在这偷会懒儿都提心吊胆的……”



他是侯府世子,拼什么命啊~现在再努力,以后指不定能不能在朝中任职呢。



从心态上跟夏原吉他们就不一样。



陈佑则是郑重拱手说:“请恩师放心,学生再回去好好练练,争取只长本事,不长脾气……”



陆知白笑吟吟的说:“你们把户部的一些新办法,也带回去,使栖霞各项业务更加规范……”



又勉励道:“厚积薄发,待时而动。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一定要有过硬本领,不然就是风口来了,也飞不起来。”



学生们皆已安排妥当。



至于朱标支援的人手,陆知白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挑出四个机灵又稳重的,一样是给他们安排了职位。



由于这几人已年近而立,又出身东宫,倒比自己学生的品级还稍高一些。



……



七月底。



傍晚,太阳落了山,清凉之意便随着夜色渐渐漫上来。



虫鸣声中,小厮在书房外通报:



“侯爷,有个姓郁的先生前来拜访,说是从苏州来……”



陆知白正在书房里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闻言便笑了:



“是郁新,他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