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说怎么用启蒙教材,帮他们长见识。”



陆知白道:



“这第一本,我想命名为《幼学琼林》。此书的主要内容,是解读成语。



借此,可以囊括天文、地理、岁时、人事等诸多方面。



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对世间万象有所认知,拓宽他们的视野。”



朱标不住点头,露出笑容,轻声应和:



“嗯,这想法妙极,和三字经类似,格式却更活泼一些。”



陆知白接着道:



“对了,这个书,应该用骈文来写。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顿了顿,他说:



“其二嘛,咱们干脆编写一本韵书,名曰《声韵启蒙》。



写文章讲究韵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多读读对偶句,能为孩子们日后写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朱标听闻,不禁拍案叫好:



“好啊!如此确实能让蒙童有言,且言之有物。你这一番用心之细腻,着实令人钦佩。”



说着,朱标脸上浮现出一抹惭愧之色,叹道:



“我平日里对那些弟弟、子侄,疏于教育,却未曾有这般深入的思考,实在是惭愧……”



陆知白笑着宽解:



“大哥言重了。您身为储君,整日忙于政务,肩负家国天下的重任,诸多事务缠身,实难事事兼顾。”



朱标微微摇头,目光中满是关切:



“可这些孩子的教育,关乎我大明未来,我也不应掉以轻心。”



陆知白笑说:



“殿下闲暇时去看看他们,但教育之责,主要还在师傅。



对了,我打算修的第三本书,叫《增广贤文》。



主要是寻章摘句,选取有韵的谚语、文献佳句,因而内容十分广泛。”



朱标仍是频频点头。



陆知白笑道:



“在我预想中,这一本,不同于前两本的普及文史知识,重点更偏重于哲理。



我们可以选经史子集中的偶句,比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朱标大笑起来,说:



“见闻,声韵,哲理!如此就太完美了,堪称面面俱到。



你可真是……”



他想了一想,说:



“忠勇可靠,目光长远,意在千秋!”



陆知白淡淡一笑,说:



“殿下谬赞啦!其实我只是……想让我家崽儿学得容易些,我头一回生孩子,不晓得如何教养,似乎启蒙稍晚,生怕他是个小笨蛋,学不好……”



朱标哈哈两声,道:



“不要多心,我瞧着挺好,再说,人生还长,倒也不必事事争先。”



他又说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