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群臣顿时议论纷纷。



许多文臣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羡慕之色。



哪怕他们如今已身居高位,却仍对这三人所获的荣誉心生向往。



毕竟,状元三年才出一个,成了状元,一辈子都是状元;而六部尚书,却如走马灯般变换不停……



陆知白望着大殿,眼中亦闪过一丝羡慕,却只能报以微笑。



他心中明白,这辈子怕是没有成为状元的机会。因为他已经入朝为官了,不可能再倒回去考试。



待三人返回人群,传胪官又开始宣读二甲名单。



然而,除了考生本人,旁观者的热情已渐渐消减。



陆知白凝望着状元、榜眼和探花,不禁有些走神。



他陷入回想。



这三人似乎正是历史上洪武十八年重开科举殿试的一甲三名。



这一届科举,可谓强者如云,诸多名声远扬的年轻才子皆在其中……



原本,读卷官评定的第一名是浙江才子花纶,然而,丁显的策论显然更契合朱元璋的心意。



而花纶虽被很多人看好,因年纪轻,被老朱刻意的压了压,最终成了二甲前几名。



说起丁显这位状元,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说,他在进京赶考途中染病,于武当山寺庙休养。



方丈用山后茶树之叶泡成茶给他饮用,他的病竟渐渐痊愈。



方丈告知,此乃九龙窠的茶叶。



丁显深信这神茶有治病之效,便带了一些,准备献给皇上。



后来,皇后生病,丁显献上此茶,皇后的病果真也好了。



皇帝大喜,赐给茶树一件红袍,从此,这种茶便被称为“大红袍”,还命人严加看管,列为贡茶。



不过,这故事一听便知是编造的。



毕竟洪武十八年时,马皇后已然薨逝,又怎会喝茶治病呢?



合理推测,这大概是茶叶生产商借状元之名,编造故事,抬高身价,以便带货。



真正的商战,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陆知白想着这些,嘴角泛起笑容,眉头却微微皱起。



若他没记错,这三人最终皆不得善终。



丁显因上书触怒朱元璋,被贬至偏远之地,最终抱病而死;



练子宁虽活到永乐朝,却因不承认朱棣的皇位合法性,痛斥其为乱臣贼子,惨遭肢解。



其族人被杀者达一百多人,流放边疆者三四百人,家乡父老乡亲亦被屠戮殆尽,无一幸免!



甚至还有一名好友为追随他而自杀……



陆知白对练子宁的气节颇为佩服,也觉得朱元璋与朱棣有时着实令人心生畏惧。



至于探花黄子澄,比其他两人更为出名,只因他名列“建文三傻”。



在建文帝年幼时,便成为其亲信,还简单粗暴地建议削藩,且先挑软柿子捏……



想到靖难之役,陆知白心中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