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07章



很快,熊猫就不配合地扭动身子,往地上一躺。



陆清嵘被摔了下来,顺势在地上一滚,怀抱奶瓶又爬了起来。



陆知白低头看着这灵活小矮人,一脸无语:



“少侠好身手。”



朱长乐笑道:“你爹回来啦,快叫爹~”



小家伙抱着奶瓶啃,歪头,看着陆知白不说话。



陆知白看了一眼四脚朝天的熊猫,笑道:



“怪不得蚩尤败了,两个小熊孩子……”



洗澡,换衣服,和老婆贴贴。



一直贴到被窝里~



从朱长乐这儿,陆知白得知了他不在大明时发生的一些事。



十一月。



西征的大军取得胜利,连战连捷,元梁王身死,云南被拿下。



虽说实控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军事上已经获得胜利。



同样在十一月份,贵州宣慰使霭翠派人向皇帝求取药物,献上了马匹特产等。



朱元璋便给了他一些大蒜素胶囊,一天三颗,可以吃半个月。



年后,霭翠又派人来致谢,又送上了一些马匹。



而奢香夫人也给陆知白准备了礼物,其中还有木薯粉做成的食物。



木薯在贵州那边推广得不错,虽然口感一般,而且有毒,需要彻底煮熟才能吃,却让当地有更多人能填饱肚子,活得下去。



这一来二去的,贵州那边许多人民,尤其是彝族苗族,对大明朝廷很是感激。



他们还受大明委托,派人去说服云南的同族人,倒也减少了一些土人的反抗。



而十一月月底,夏原吉的长子出生了。



陆知白不由得乐呵起来,感觉周边亲友的小孩子越来越多了。



过两年,或许可以考虑开个幼儿园啥的。



此外,陆贤和汝宁公主已在四月初二成婚。



陆知白倒想起来,再过些天,他和公主结婚就三周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孩子马上都两个了,他也终于二十岁了……



不过随后,朱长乐又想起一件事,告诉他:



“去年十二月,太子大哥的岳父病逝了。”



就是吕本。



陆知白点头说:“真是太遗憾了……”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反正跟他也没啥关系,人各有命。



接下来两天。



陆知白待在家中,享受家庭的温馨。



也有一些人前来拜访。



比如夏原吉,听闻他的恩师终于回来了,便过来请安。



同时也汇报栖霞这段时间的情况。



当时陆知白跑路的时候,其实没有交代太多,因为他相信夏原吉处理政务的能力。



果然,夏原吉没有让他失望,栖霞的一切都井井有条,欣欣向荣。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栖霞人口已经高达近三万,是一开始的六倍,不得不提高常住的门槛。



官府也扩充了各类人手,才能维持良好秩序。



此外,栖霞读书人扎堆。



因为他们要参加今年秋天的乡试。



有的人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又听说栖霞这边会招收一些读书人帮忙做事,所以就想先来谋个营生。



陆知白说:“以后一段时间,我不太方便出门。栖霞的种种情况,还要辛苦你去调查研究。”



夏原吉点头称是,又告诉他:



“您这半年不在,皇家科学院许多学生希望能听您讲课。



包括第一届的,虽然在实践中也增长了才干见识,但还有很多疑问……”



陆知白想了一想,就说:



“以后,你们可以到公主府来听课,有多少人是多少,就当陪我唠嗑~”



第二天早上。



陆知白刚起床,小厮就过来通告说宫里来了人要见他。



陆知白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让人进来。



结果,是一个从来没听过的“鱼官”,专门管鱼的。



陆知白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这鱼官说:“昨日,承蒙陛下厚爱,点了下官管鱼。



咱的职责,就是每天给侯爷您送鱼,监督您吃下去。”



“啊?”陆知白满脸不可思议,“什么官?”



不是,老朱他神金啊?



鱼官手中提着一个食盒,说:



“今天的三条鱼,下官已经带来了,还要请厨房烹饪。”



陆知白一脸无语,面如死灰,摆手示意把人带去厨房。



等到吃早饭,桌上果然多了一盘咸鱼。



陆知白闭上双眼。



吃鱼就罢了,还是腌过的咸鱼。



鱼官解释说:“这些是海鱼,路途稍远,来不及每天运输,所以就用盐腌了,可以放久些……”



陆知白有点失去食欲。



朱长乐见状,便晓得他在海上吃够了鱼,轻声说:



“没有关系,这点鱼,大家很快就吃完了……”



鱼官神情也很无奈,说:



“陛下有令,其他人不得分食。”



陆知白满心悲凉,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惩罚!



老朱可能回过味了,觉得禁足也是不痛不痒,起不到教训效果。



又从杨士奇的手记里发现他们讨厌吃鱼,所以搞出这奇葩官职。



一天三顿吃咸鱼,每条鱼至少有半斤。



每天一睁开眼,就欠三条咸鱼……



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没事,这是父皇的赏赐。”



陆知白伸筷子夹咸鱼,手抖得像有五十年功力的食堂阿姨。



第707章



很快,熊猫就不配合地扭动身子,往地上一躺。



陆清嵘被摔了下来,顺势在地上一滚,怀抱奶瓶又爬了起来。



陆知白低头看着这灵活小矮人,一脸无语:



“少侠好身手。”



朱长乐笑道:“你爹回来啦,快叫爹~”



小家伙抱着奶瓶啃,歪头,看着陆知白不说话。



陆知白看了一眼四脚朝天的熊猫,笑道:



“怪不得蚩尤败了,两个小熊孩子……”



洗澡,换衣服,和老婆贴贴。



一直贴到被窝里~



从朱长乐这儿,陆知白得知了他不在大明时发生的一些事。



十一月。



西征的大军取得胜利,连战连捷,元梁王身死,云南被拿下。



虽说实控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军事上已经获得胜利。



同样在十一月份,贵州宣慰使霭翠派人向皇帝求取药物,献上了马匹特产等。



朱元璋便给了他一些大蒜素胶囊,一天三颗,可以吃半个月。



年后,霭翠又派人来致谢,又送上了一些马匹。



而奢香夫人也给陆知白准备了礼物,其中还有木薯粉做成的食物。



木薯在贵州那边推广得不错,虽然口感一般,而且有毒,需要彻底煮熟才能吃,却让当地有更多人能填饱肚子,活得下去。



这一来二去的,贵州那边许多人民,尤其是彝族苗族,对大明朝廷很是感激。



他们还受大明委托,派人去说服云南的同族人,倒也减少了一些土人的反抗。



而十一月月底,夏原吉的长子出生了。



陆知白不由得乐呵起来,感觉周边亲友的小孩子越来越多了。



过两年,或许可以考虑开个幼儿园啥的。



此外,陆贤和汝宁公主已在四月初二成婚。



陆知白倒想起来,再过些天,他和公主结婚就三周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孩子马上都两个了,他也终于二十岁了……



不过随后,朱长乐又想起一件事,告诉他:



“去年十二月,太子大哥的岳父病逝了。”



就是吕本。



陆知白点头说:“真是太遗憾了……”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反正跟他也没啥关系,人各有命。



接下来两天。



陆知白待在家中,享受家庭的温馨。



也有一些人前来拜访。



比如夏原吉,听闻他的恩师终于回来了,便过来请安。



同时也汇报栖霞这段时间的情况。



当时陆知白跑路的时候,其实没有交代太多,因为他相信夏原吉处理政务的能力。



果然,夏原吉没有让他失望,栖霞的一切都井井有条,欣欣向荣。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栖霞人口已经高达近三万,是一开始的六倍,不得不提高常住的门槛。



官府也扩充了各类人手,才能维持良好秩序。



此外,栖霞读书人扎堆。



因为他们要参加今年秋天的乡试。



有的人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又听说栖霞这边会招收一些读书人帮忙做事,所以就想先来谋个营生。



陆知白说:“以后一段时间,我不太方便出门。栖霞的种种情况,还要辛苦你去调查研究。”



夏原吉点头称是,又告诉他:



“您这半年不在,皇家科学院许多学生希望能听您讲课。



包括第一届的,虽然在实践中也增长了才干见识,但还有很多疑问……”



陆知白想了一想,就说:



“以后,你们可以到公主府来听课,有多少人是多少,就当陪我唠嗑~”



第二天早上。



陆知白刚起床,小厮就过来通告说宫里来了人要见他。



陆知白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让人进来。



结果,是一个从来没听过的“鱼官”,专门管鱼的。



陆知白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这鱼官说:“昨日,承蒙陛下厚爱,点了下官管鱼。



咱的职责,就是每天给侯爷您送鱼,监督您吃下去。”



“啊?”陆知白满脸不可思议,“什么官?”



不是,老朱他神金啊?



鱼官手中提着一个食盒,说:



“今天的三条鱼,下官已经带来了,还要请厨房烹饪。”



陆知白一脸无语,面如死灰,摆手示意把人带去厨房。



等到吃早饭,桌上果然多了一盘咸鱼。



陆知白闭上双眼。



吃鱼就罢了,还是腌过的咸鱼。



鱼官解释说:“这些是海鱼,路途稍远,来不及每天运输,所以就用盐腌了,可以放久些……”



陆知白有点失去食欲。



朱长乐见状,便晓得他在海上吃够了鱼,轻声说:



“没有关系,这点鱼,大家很快就吃完了……”



鱼官神情也很无奈,说:



“陛下有令,其他人不得分食。”



陆知白满心悲凉,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惩罚!



老朱可能回过味了,觉得禁足也是不痛不痒,起不到教训效果。



又从杨士奇的手记里发现他们讨厌吃鱼,所以搞出这奇葩官职。



一天三顿吃咸鱼,每条鱼至少有半斤。



每天一睁开眼,就欠三条咸鱼……



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没事,这是父皇的赏赐。”



陆知白伸筷子夹咸鱼,手抖得像有五十年功力的食堂阿姨。



第707章



很快,熊猫就不配合地扭动身子,往地上一躺。



陆清嵘被摔了下来,顺势在地上一滚,怀抱奶瓶又爬了起来。



陆知白低头看着这灵活小矮人,一脸无语:



“少侠好身手。”



朱长乐笑道:“你爹回来啦,快叫爹~”



小家伙抱着奶瓶啃,歪头,看着陆知白不说话。



陆知白看了一眼四脚朝天的熊猫,笑道:



“怪不得蚩尤败了,两个小熊孩子……”



洗澡,换衣服,和老婆贴贴。



一直贴到被窝里~



从朱长乐这儿,陆知白得知了他不在大明时发生的一些事。



十一月。



西征的大军取得胜利,连战连捷,元梁王身死,云南被拿下。



虽说实控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军事上已经获得胜利。



同样在十一月份,贵州宣慰使霭翠派人向皇帝求取药物,献上了马匹特产等。



朱元璋便给了他一些大蒜素胶囊,一天三颗,可以吃半个月。



年后,霭翠又派人来致谢,又送上了一些马匹。



而奢香夫人也给陆知白准备了礼物,其中还有木薯粉做成的食物。



木薯在贵州那边推广得不错,虽然口感一般,而且有毒,需要彻底煮熟才能吃,却让当地有更多人能填饱肚子,活得下去。



这一来二去的,贵州那边许多人民,尤其是彝族苗族,对大明朝廷很是感激。



他们还受大明委托,派人去说服云南的同族人,倒也减少了一些土人的反抗。



而十一月月底,夏原吉的长子出生了。



陆知白不由得乐呵起来,感觉周边亲友的小孩子越来越多了。



过两年,或许可以考虑开个幼儿园啥的。



此外,陆贤和汝宁公主已在四月初二成婚。



陆知白倒想起来,再过些天,他和公主结婚就三周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孩子马上都两个了,他也终于二十岁了……



不过随后,朱长乐又想起一件事,告诉他:



“去年十二月,太子大哥的岳父病逝了。”



就是吕本。



陆知白点头说:“真是太遗憾了……”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反正跟他也没啥关系,人各有命。



接下来两天。



陆知白待在家中,享受家庭的温馨。



也有一些人前来拜访。



比如夏原吉,听闻他的恩师终于回来了,便过来请安。



同时也汇报栖霞这段时间的情况。



当时陆知白跑路的时候,其实没有交代太多,因为他相信夏原吉处理政务的能力。



果然,夏原吉没有让他失望,栖霞的一切都井井有条,欣欣向荣。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栖霞人口已经高达近三万,是一开始的六倍,不得不提高常住的门槛。



官府也扩充了各类人手,才能维持良好秩序。



此外,栖霞读书人扎堆。



因为他们要参加今年秋天的乡试。



有的人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又听说栖霞这边会招收一些读书人帮忙做事,所以就想先来谋个营生。



陆知白说:“以后一段时间,我不太方便出门。栖霞的种种情况,还要辛苦你去调查研究。”



夏原吉点头称是,又告诉他:



“您这半年不在,皇家科学院许多学生希望能听您讲课。



包括第一届的,虽然在实践中也增长了才干见识,但还有很多疑问……”



陆知白想了一想,就说:



“以后,你们可以到公主府来听课,有多少人是多少,就当陪我唠嗑~”



第二天早上。



陆知白刚起床,小厮就过来通告说宫里来了人要见他。



陆知白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让人进来。



结果,是一个从来没听过的“鱼官”,专门管鱼的。



陆知白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这鱼官说:“昨日,承蒙陛下厚爱,点了下官管鱼。



咱的职责,就是每天给侯爷您送鱼,监督您吃下去。”



“啊?”陆知白满脸不可思议,“什么官?”



不是,老朱他神金啊?



鱼官手中提着一个食盒,说:



“今天的三条鱼,下官已经带来了,还要请厨房烹饪。”



陆知白一脸无语,面如死灰,摆手示意把人带去厨房。



等到吃早饭,桌上果然多了一盘咸鱼。



陆知白闭上双眼。



吃鱼就罢了,还是腌过的咸鱼。



鱼官解释说:“这些是海鱼,路途稍远,来不及每天运输,所以就用盐腌了,可以放久些……”



陆知白有点失去食欲。



朱长乐见状,便晓得他在海上吃够了鱼,轻声说:



“没有关系,这点鱼,大家很快就吃完了……”



鱼官神情也很无奈,说:



“陛下有令,其他人不得分食。”



陆知白满心悲凉,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惩罚!



老朱可能回过味了,觉得禁足也是不痛不痒,起不到教训效果。



又从杨士奇的手记里发现他们讨厌吃鱼,所以搞出这奇葩官职。



一天三顿吃咸鱼,每条鱼至少有半斤。



每天一睁开眼,就欠三条咸鱼……



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没事,这是父皇的赏赐。”



陆知白伸筷子夹咸鱼,手抖得像有五十年功力的食堂阿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