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67章



陆知白说:



“倭国武力分散,遍地都是大名,就是地方势力,换句话说是各自割据。



虽说他们名义上都效忠于幕府,但信息不畅,兵力调度起来,没有那么快。



另外,五万人的军队也不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快攻,拿下一地,就建设城防,先把根扎住。”



唐胜宗听了一会,微微皱眉说:



“这和陛下的指示不太一样。”



秦王问道:“父皇有什么指示?”



唐胜宗说:“陛下让我们攻下石见地区。是否攻打其他地区,要看情况。



这次出征,主要目的是给倭国一个大教训,使他们知道那封国书狗屁不通。



另外,顺便清剿一些大的倭寇,解决海患。”



陆知白挑眉说:



“那干脆打到京都好了~没有什么教训比这更加深刻。”



陶成道抚摸着胡须,面带微笑,点头赞同。



唐胜宗、赵庸、俞通源等人,则是有些无语。



“你们对别人家的都城,好像情有独钟?”



但转念一想,飞球营就是擅长突破陆上包围,从空中打击。



到处都是火焰和爆炸,防不胜防。



还真的拿他没什么办法,只能逃跑或者等着他掉落下来。



若是放在以前,有人提出这样的计策,他们肯定认为是在胡说八道,根本不加以理会。



但是现在,明军确实掌握了飞行器,已有残元的例子在前。



唐胜宗思索一番,说:



“若是一切顺利,也不是没有可能……”



陆知白说:



“对啊!这么远,我们来一趟多不容易,当然要打出风采,让他们彻底臣服……”



唐胜宗已经发现了这些年轻人的激进,委婉地说:



“好了,先不要想那么远,继续说接下来的计划。”



陆知白指着倭国舆图道:



“这是石见,这里是佐渡岛,这两个地区刚好都在西边沿海,刚好都有很多矿山。



二者海上相距最多一千四百里,也就是我们船五六天的海程。我的建议是分兵两路,快速攻取……”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



大家又提出了很多可能的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案。



最终终究决定兵分两路。



唐胜宗、李文忠带一队,麾下包括飞球营、陆知白的船队和秦王,目标是石见。



赵庸、俞通源带领另一队,包括高丽盟军,目标是佐渡岛。



这支队伍的装备要差一些,所以人数稍多了些,带走了六万三千人。



另外五万人,攻打石见。



还剩下两千多人,驻扎在对马岛上,继续修筑城防。



宗澄茂也不至于傻到大军走了就开始搞事。



大军虽然走了,但还会回来啊。



准备妥当之后,赵庸带领的队伍率先出发,他们海上的路程要远一些。



之后,唐胜宗也带队出发,奔向石见地区。



之前还没有登上对马岛,就被看到了,所以这一次大军吸取教训。



并没有贴着倭国的海岸线前进,而是记着路程,控制船速,等差不多了再直接一个转折,准备趁着夜色抢滩登陆。



……



几天之后,前方出现了一片陆地。



唐胜宗传令全军戒备,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虽然对他们来说,这片陆地依然是岛屿,但面积也不算小了。



陆上的人,背后有依仗,不像对马岛孤立无援,是不可能不战而降的。



唐胜宗在反复研究舆图。



不仅仅是他第一次出海作战,整个大明都是头一回。



舆图并不是很细致,所以唐胜宗派出了一些小船,去打探消息。



要选择一处开阔又坚实的滩涂,适合大军登陆。



第667章



陆知白说:



“倭国武力分散,遍地都是大名,就是地方势力,换句话说是各自割据。



虽说他们名义上都效忠于幕府,但信息不畅,兵力调度起来,没有那么快。



另外,五万人的军队也不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快攻,拿下一地,就建设城防,先把根扎住。”



唐胜宗听了一会,微微皱眉说:



“这和陛下的指示不太一样。”



秦王问道:“父皇有什么指示?”



唐胜宗说:“陛下让我们攻下石见地区。是否攻打其他地区,要看情况。



这次出征,主要目的是给倭国一个大教训,使他们知道那封国书狗屁不通。



另外,顺便清剿一些大的倭寇,解决海患。”



陆知白挑眉说:



“那干脆打到京都好了~没有什么教训比这更加深刻。”



陶成道抚摸着胡须,面带微笑,点头赞同。



唐胜宗、赵庸、俞通源等人,则是有些无语。



“你们对别人家的都城,好像情有独钟?”



但转念一想,飞球营就是擅长突破陆上包围,从空中打击。



到处都是火焰和爆炸,防不胜防。



还真的拿他没什么办法,只能逃跑或者等着他掉落下来。



若是放在以前,有人提出这样的计策,他们肯定认为是在胡说八道,根本不加以理会。



但是现在,明军确实掌握了飞行器,已有残元的例子在前。



唐胜宗思索一番,说:



“若是一切顺利,也不是没有可能……”



陆知白说:



“对啊!这么远,我们来一趟多不容易,当然要打出风采,让他们彻底臣服……”



唐胜宗已经发现了这些年轻人的激进,委婉地说:



“好了,先不要想那么远,继续说接下来的计划。”



陆知白指着倭国舆图道:



“这是石见,这里是佐渡岛,这两个地区刚好都在西边沿海,刚好都有很多矿山。



二者海上相距最多一千四百里,也就是我们船五六天的海程。我的建议是分兵两路,快速攻取……”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



大家又提出了很多可能的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案。



最终终究决定兵分两路。



唐胜宗、李文忠带一队,麾下包括飞球营、陆知白的船队和秦王,目标是石见。



赵庸、俞通源带领另一队,包括高丽盟军,目标是佐渡岛。



这支队伍的装备要差一些,所以人数稍多了些,带走了六万三千人。



另外五万人,攻打石见。



还剩下两千多人,驻扎在对马岛上,继续修筑城防。



宗澄茂也不至于傻到大军走了就开始搞事。



大军虽然走了,但还会回来啊。



准备妥当之后,赵庸带领的队伍率先出发,他们海上的路程要远一些。



之后,唐胜宗也带队出发,奔向石见地区。



之前还没有登上对马岛,就被看到了,所以这一次大军吸取教训。



并没有贴着倭国的海岸线前进,而是记着路程,控制船速,等差不多了再直接一个转折,准备趁着夜色抢滩登陆。



……



几天之后,前方出现了一片陆地。



唐胜宗传令全军戒备,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虽然对他们来说,这片陆地依然是岛屿,但面积也不算小了。



陆上的人,背后有依仗,不像对马岛孤立无援,是不可能不战而降的。



唐胜宗在反复研究舆图。



不仅仅是他第一次出海作战,整个大明都是头一回。



舆图并不是很细致,所以唐胜宗派出了一些小船,去打探消息。



要选择一处开阔又坚实的滩涂,适合大军登陆。



第667章



陆知白说:



“倭国武力分散,遍地都是大名,就是地方势力,换句话说是各自割据。



虽说他们名义上都效忠于幕府,但信息不畅,兵力调度起来,没有那么快。



另外,五万人的军队也不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快攻,拿下一地,就建设城防,先把根扎住。”



唐胜宗听了一会,微微皱眉说:



“这和陛下的指示不太一样。”



秦王问道:“父皇有什么指示?”



唐胜宗说:“陛下让我们攻下石见地区。是否攻打其他地区,要看情况。



这次出征,主要目的是给倭国一个大教训,使他们知道那封国书狗屁不通。



另外,顺便清剿一些大的倭寇,解决海患。”



陆知白挑眉说:



“那干脆打到京都好了~没有什么教训比这更加深刻。”



陶成道抚摸着胡须,面带微笑,点头赞同。



唐胜宗、赵庸、俞通源等人,则是有些无语。



“你们对别人家的都城,好像情有独钟?”



但转念一想,飞球营就是擅长突破陆上包围,从空中打击。



到处都是火焰和爆炸,防不胜防。



还真的拿他没什么办法,只能逃跑或者等着他掉落下来。



若是放在以前,有人提出这样的计策,他们肯定认为是在胡说八道,根本不加以理会。



但是现在,明军确实掌握了飞行器,已有残元的例子在前。



唐胜宗思索一番,说:



“若是一切顺利,也不是没有可能……”



陆知白说:



“对啊!这么远,我们来一趟多不容易,当然要打出风采,让他们彻底臣服……”



唐胜宗已经发现了这些年轻人的激进,委婉地说:



“好了,先不要想那么远,继续说接下来的计划。”



陆知白指着倭国舆图道:



“这是石见,这里是佐渡岛,这两个地区刚好都在西边沿海,刚好都有很多矿山。



二者海上相距最多一千四百里,也就是我们船五六天的海程。我的建议是分兵两路,快速攻取……”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



大家又提出了很多可能的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案。



最终终究决定兵分两路。



唐胜宗、李文忠带一队,麾下包括飞球营、陆知白的船队和秦王,目标是石见。



赵庸、俞通源带领另一队,包括高丽盟军,目标是佐渡岛。



这支队伍的装备要差一些,所以人数稍多了些,带走了六万三千人。



另外五万人,攻打石见。



还剩下两千多人,驻扎在对马岛上,继续修筑城防。



宗澄茂也不至于傻到大军走了就开始搞事。



大军虽然走了,但还会回来啊。



准备妥当之后,赵庸带领的队伍率先出发,他们海上的路程要远一些。



之后,唐胜宗也带队出发,奔向石见地区。



之前还没有登上对马岛,就被看到了,所以这一次大军吸取教训。



并没有贴着倭国的海岸线前进,而是记着路程,控制船速,等差不多了再直接一个转折,准备趁着夜色抢滩登陆。



……



几天之后,前方出现了一片陆地。



唐胜宗传令全军戒备,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虽然对他们来说,这片陆地依然是岛屿,但面积也不算小了。



陆上的人,背后有依仗,不像对马岛孤立无援,是不可能不战而降的。



唐胜宗在反复研究舆图。



不仅仅是他第一次出海作战,整个大明都是头一回。



舆图并不是很细致,所以唐胜宗派出了一些小船,去打探消息。



要选择一处开阔又坚实的滩涂,适合大军登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