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就在高丽的使者抵达大明不久。



山东那边发来奏报,说高丽遭到倭寇侵袭。



高丽沿海一些地方,遭了烧杀抢掠。



这类消息,每年都有几次,朱元璋已是见怪不怪。



倭寇平等的祸害着每一个邻居。



不过这次,朱元璋叫人,把这消息告知高丽使者。



使者团的几人得知之后,对大明的态度越发恭敬起来。



他们痛斥倭寇的可恶,并表示,只要大明愿意清除倭寇,高丽绝对鼎力支持。



只是……



高丽国内灾害频繁,希望不要增加太多赋税压力。



对此,负责外交的官员也早有预料。



告诉他们可以捕鱼充作军粮。



这下,高丽使者无话可说了。



……



八月下旬。



朱元璋收到了秦王朱樉的紧急上书。



秦王先痛斥倭国之可恶,没几句话,就暴露了意图:



“儿臣已经一把年纪了,却一直待在封地,修筑城防,还没有建立什么功业。



若有需要征战的时候,儿臣愿意带兵出征,一定会痛击那些不臣之国,为父皇分忧!”



朱元璋看了这奏疏,倒是略感欣慰。



好歹,这孩子是知道忠君爱国的。



但秦王远在西安,是如何知晓倭国国书的消息?



朱元璋略略一想,就知道是陆知白通风报信。



这也不是什么不传之秘,说就说呗。



朱元璋亲自批复了秦王的书信,将他夸了一通。



然后,婉拒了。



并劝慰道:



“平日若无事,多读些书,体谅百姓生活的艰辛,不要老是想着打仗。”



结果没两天,朱元璋又收到一封秦王的奏疏。



内容跟上次大同小异,只是更加直白些。



“父皇,儿臣越想越气,倭国区区弹丸之地,竟敢如此放肆!



儿臣恨不得立刻就带兵,去讨伐他们。请父皇恩准!”



朱元璋眉头一皱。



他上一封回复才发出去,所以就没有再次回复。



把这奏疏扔到一旁,朱元璋心想,等秦王收到回复就好。



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



几乎是每一天,都能收到一封西安的来信!



一封接着一封,雪片似飞来。



到得最后,甚至是一天两封。



换着法儿的想要申请出战。



朱元璋眉头紧皱,龇牙咧嘴,实在受不了了。



他再次亲笔写了一封批复,怒骂道:



“你这个蠢货!第一封咱就已收到了,写这么多作甚?



沿途的驿站是为你一个人开的,不用送别的文件了?单单为你这废话连篇的奏疏,不知白白耗费了多少驿站钱粮!



这是多少民脂民膏?憨货,气死咱了,要是现在在咱面前,非鞋底子抽死你不可!



罚你两个月的俸禄,充作驿站之用。”



这回复,就这么寄了出去。



但朱元璋越想越气,一时难以释怀。



于是吩咐两个宫廷侍卫:



“去西安,给亲王二十大板!”



秦王爱吃的大板子,很快也启程了。



……



九月初一。



黄道吉日!



朱元璋下发旨意——



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



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



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



率师三十万人,南征云南!



朱元璋根据云南军事地理形势,亲自制定了进军云南的战略:



“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自辰、沅,入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云南既克,宜分兵,直趋大理……”



不停的主动请缨还是有用的。



前段时间没能和大军去北伐,蓝玉就很遗憾,同样是不断请求。



这次,终于是能率大军出征了。



蓝玉激动不已,顿时就觉得,老大心里还是有他的!



第648章



就在高丽的使者抵达大明不久。



山东那边发来奏报,说高丽遭到倭寇侵袭。



高丽沿海一些地方,遭了烧杀抢掠。



这类消息,每年都有几次,朱元璋已是见怪不怪。



倭寇平等的祸害着每一个邻居。



不过这次,朱元璋叫人,把这消息告知高丽使者。



使者团的几人得知之后,对大明的态度越发恭敬起来。



他们痛斥倭寇的可恶,并表示,只要大明愿意清除倭寇,高丽绝对鼎力支持。



只是……



高丽国内灾害频繁,希望不要增加太多赋税压力。



对此,负责外交的官员也早有预料。



告诉他们可以捕鱼充作军粮。



这下,高丽使者无话可说了。



……



八月下旬。



朱元璋收到了秦王朱樉的紧急上书。



秦王先痛斥倭国之可恶,没几句话,就暴露了意图:



“儿臣已经一把年纪了,却一直待在封地,修筑城防,还没有建立什么功业。



若有需要征战的时候,儿臣愿意带兵出征,一定会痛击那些不臣之国,为父皇分忧!”



朱元璋看了这奏疏,倒是略感欣慰。



好歹,这孩子是知道忠君爱国的。



但秦王远在西安,是如何知晓倭国国书的消息?



朱元璋略略一想,就知道是陆知白通风报信。



这也不是什么不传之秘,说就说呗。



朱元璋亲自批复了秦王的书信,将他夸了一通。



然后,婉拒了。



并劝慰道:



“平日若无事,多读些书,体谅百姓生活的艰辛,不要老是想着打仗。”



结果没两天,朱元璋又收到一封秦王的奏疏。



内容跟上次大同小异,只是更加直白些。



“父皇,儿臣越想越气,倭国区区弹丸之地,竟敢如此放肆!



儿臣恨不得立刻就带兵,去讨伐他们。请父皇恩准!”



朱元璋眉头一皱。



他上一封回复才发出去,所以就没有再次回复。



把这奏疏扔到一旁,朱元璋心想,等秦王收到回复就好。



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



几乎是每一天,都能收到一封西安的来信!



一封接着一封,雪片似飞来。



到得最后,甚至是一天两封。



换着法儿的想要申请出战。



朱元璋眉头紧皱,龇牙咧嘴,实在受不了了。



他再次亲笔写了一封批复,怒骂道:



“你这个蠢货!第一封咱就已收到了,写这么多作甚?



沿途的驿站是为你一个人开的,不用送别的文件了?单单为你这废话连篇的奏疏,不知白白耗费了多少驿站钱粮!



这是多少民脂民膏?憨货,气死咱了,要是现在在咱面前,非鞋底子抽死你不可!



罚你两个月的俸禄,充作驿站之用。”



这回复,就这么寄了出去。



但朱元璋越想越气,一时难以释怀。



于是吩咐两个宫廷侍卫:



“去西安,给亲王二十大板!”



秦王爱吃的大板子,很快也启程了。



……



九月初一。



黄道吉日!



朱元璋下发旨意——



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



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



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



率师三十万人,南征云南!



朱元璋根据云南军事地理形势,亲自制定了进军云南的战略:



“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自辰、沅,入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云南既克,宜分兵,直趋大理……”



不停的主动请缨还是有用的。



前段时间没能和大军去北伐,蓝玉就很遗憾,同样是不断请求。



这次,终于是能率大军出征了。



蓝玉激动不已,顿时就觉得,老大心里还是有他的!



第648章



就在高丽的使者抵达大明不久。



山东那边发来奏报,说高丽遭到倭寇侵袭。



高丽沿海一些地方,遭了烧杀抢掠。



这类消息,每年都有几次,朱元璋已是见怪不怪。



倭寇平等的祸害着每一个邻居。



不过这次,朱元璋叫人,把这消息告知高丽使者。



使者团的几人得知之后,对大明的态度越发恭敬起来。



他们痛斥倭寇的可恶,并表示,只要大明愿意清除倭寇,高丽绝对鼎力支持。



只是……



高丽国内灾害频繁,希望不要增加太多赋税压力。



对此,负责外交的官员也早有预料。



告诉他们可以捕鱼充作军粮。



这下,高丽使者无话可说了。



……



八月下旬。



朱元璋收到了秦王朱樉的紧急上书。



秦王先痛斥倭国之可恶,没几句话,就暴露了意图:



“儿臣已经一把年纪了,却一直待在封地,修筑城防,还没有建立什么功业。



若有需要征战的时候,儿臣愿意带兵出征,一定会痛击那些不臣之国,为父皇分忧!”



朱元璋看了这奏疏,倒是略感欣慰。



好歹,这孩子是知道忠君爱国的。



但秦王远在西安,是如何知晓倭国国书的消息?



朱元璋略略一想,就知道是陆知白通风报信。



这也不是什么不传之秘,说就说呗。



朱元璋亲自批复了秦王的书信,将他夸了一通。



然后,婉拒了。



并劝慰道:



“平日若无事,多读些书,体谅百姓生活的艰辛,不要老是想着打仗。”



结果没两天,朱元璋又收到一封秦王的奏疏。



内容跟上次大同小异,只是更加直白些。



“父皇,儿臣越想越气,倭国区区弹丸之地,竟敢如此放肆!



儿臣恨不得立刻就带兵,去讨伐他们。请父皇恩准!”



朱元璋眉头一皱。



他上一封回复才发出去,所以就没有再次回复。



把这奏疏扔到一旁,朱元璋心想,等秦王收到回复就好。



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



几乎是每一天,都能收到一封西安的来信!



一封接着一封,雪片似飞来。



到得最后,甚至是一天两封。



换着法儿的想要申请出战。



朱元璋眉头紧皱,龇牙咧嘴,实在受不了了。



他再次亲笔写了一封批复,怒骂道:



“你这个蠢货!第一封咱就已收到了,写这么多作甚?



沿途的驿站是为你一个人开的,不用送别的文件了?单单为你这废话连篇的奏疏,不知白白耗费了多少驿站钱粮!



这是多少民脂民膏?憨货,气死咱了,要是现在在咱面前,非鞋底子抽死你不可!



罚你两个月的俸禄,充作驿站之用。”



这回复,就这么寄了出去。



但朱元璋越想越气,一时难以释怀。



于是吩咐两个宫廷侍卫:



“去西安,给亲王二十大板!”



秦王爱吃的大板子,很快也启程了。



……



九月初一。



黄道吉日!



朱元璋下发旨意——



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



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



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



率师三十万人,南征云南!



朱元璋根据云南军事地理形势,亲自制定了进军云南的战略:



“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自辰、沅,入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云南既克,宜分兵,直趋大理……”



不停的主动请缨还是有用的。



前段时间没能和大军去北伐,蓝玉就很遗憾,同样是不断请求。



这次,终于是能率大军出征了。



蓝玉激动不已,顿时就觉得,老大心里还是有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