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陆知白说要限制中举儒生的待遇。



一些官员暗暗侧目,心中已经有些不开心了。



虽然他们已经当上官了,但还有家族后代啊。



只听陆知白继续说:



“一张一弛,才是制衡之道。所以也要给中举考生一些权力。



比如通过乡试,成了举人,即可录用。可在州县的衙门做典吏,或在县学做低位教谕。



过了会试,成为贡士,就可以在省级部门。



若是能通过殿试,便可以去京师的部门,大概就是这样……”



朱元璋听了,眼眸微微一眯,思索起来:



“乍一听,倒也有些道理……”



吏部尚书却满脸不可思议,无语至极反而笑了,问:



“侯爷难道不知,官与吏不同吗?已然成了举人,怎么可能还去做吏?”



陆知白说:



“自然知道,但这不是我提的,是胡惟庸提的啊!”



众人皆无语:“……”



他们很怀疑事情的真假。



胡惟庸既已犯谋反之罪,说什么都没用的。都快死了,还在为国家考虑,他还谋什么反?



对了,胡惟庸到底提了多少新策来着……



古代的吏,全是临时工。



也就是说,不享受朝廷固定俸禄。



一般来讲,是雇主或衙门掏钱。



陆知白望着朱元璋,说:



“民间有句话叫做,‘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县令’。



胥吏往往有家传,与豪绅巨室交好,是地头蛇一般的人物。



或许可以在官与吏之间,设置一个‘参官’的级别……”



朱元璋微微一笑,眼中却不见笑意:“百里侯……”



吏部尚书提醒道:“侯爷,咱们不是在说科举吗?”



“嗯,”陆知白继续说,“殿试之后,可再考一场,优中选优,他们极可能是栋梁之材……”



朱元璋点头,倒是赞同了这个提议。



其他人也在琢磨。



而后陆续发表意见。



礼部尚书说:



“通过乡试就可做官,恐怕有些不妥……”



陆知白两手一摊:



“我也觉得!胡惟庸这压根就是馊主意!”



朱元璋似笑非笑:“……”



陆知白:



“或许可以在殿试之后,再安排一场考试,未进殿试者皆可参加,若是通过,便可得用。”



说白了,就是复活赛。



朱元璋摸着两寸长的胡须,饶有兴致,思索起来。



其余官员一番考虑,纷纷发表意见:



“殿试后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