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初,倭寇再度侵袭浙江。



短短半月,竟两次来犯,实乃岂有此理!”



朱元璋一挥手,语气威严的说:



“礼部,代咱下旨,好好申饬他们!”



此乃外交事宜。



然而,倭寇向来是棘手难题。



群臣虽义愤填膺,当下却无良策应对。



待陆知白到户部当值,闻知早上的朝会,不禁心中叹气。



老朱若不开放海禁,倭寇之患,永远难以解决!



他不知朱元璋何时能明白一个道理:



有些事物,恰似掌中之沙,握得愈紧,流失愈速。



不抓那么紧,或许还有奇效……



上午。



陆知白首要任务,便是敲定新版宝钞的具体形制。



夏原吉呈上三个厚信封,言道:



“恩师昨日所托任务,学生已完成。”



陆知白不禁笑着夸赞:



“甚好,众弟子中,我最看重的,就是你啦。



你好好干,往后这户部,便是你的家!你要在这干一辈子呢……”



夏原吉不禁朝外瞥了几眼,见无人留意,这才面上稍安。



陆知白见此,不禁失笑。



拆开信封,略作浏览。



用词皆妥帖得当。



陆知白暗自点头。



半晌午。



他估摸着,朱元璋上午已忙得差不多,遂前往武英殿。



朱元璋见他过来,看了一眼,站起身,舒展筋骨。



陆知白请了安,问道:



“不知太仓等地造海船,如今进展如何?”



朱元璋道:“前些日刚有消息,三地完工的,目前将近九十艘。”



太仓、镇海、苏州三卫水师官军造船,造了快一年了。



陆知白惊叹:“此进度甚快!”



朱元璋点头,却不甚满意。



按这样下去,到明年秋天,才能造完一百五十艘船。



但是,温、台、福、兴、漳、泉、潮州等卫,一直有督造防倭海船。



壮大水师,这事倒也急不得。



陆知白亲传弟子中,渔民子弟张大顺,今年在苏州船坞中实习。



此外,陆知白还派了工匠,在那给自己造几艘船。



此事已向老朱报备。



但真的很耗费钱财。



他就是为了去倭国,顺带方便以后海上贸易,才造的船……



陆知白说:“陛下,我大明,早晚应当攻取倭国!”



朱元璋眼眸微眯,轻轻颔首,淡然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