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宝钞是世界上最大的纸币。



一张宝钞的面积,比A4纸还要大,约是一张人民币的八倍!



夏原吉开始了奋笔疾书,记下恩师所说的内容。



赵致远没有位置,唯有认真听着,用脑袋记。



陆知白又说:



“当下的面值有六种,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这实在是冗余。只需要一贯、五百、二百、一百即可。想要其他数目,加一加就好了。”



宝钞司提举思索片刻,微微点头。



陆知白说:



“我觉得,应当增加十贯的大面额。



至于十文之类小面额,用量太大,往后发达了再说……”



为啥要提高面额?



因为,哪怕用纸币,家有万贯,数起来也挺痛苦。



去年给朱标送的五千贯,那就得用箱子装……



提举只是点头。



陆知白又说:



“至于种种防伪标志,有水印,编号,变色油墨,特殊花纹,安全线等可以考虑。



活字印刷术已改进了,也可以用上……”



他稍稍解释一番。



出于成本的考虑,宝钞司提举首先就排除了安全线。



虽可防伪,但要用到大量的特殊丝线和金属,耗费太大了。



水印,相对来说反而简单。



至于变色油墨和更厚实的钞纸,让工匠去研究。



能造钱的那批工匠,技术可是顶级的,难度不大。



但其他种种防伪理念,自然是不如现代脑洞大开。



只不过。



当听到陆知白的某个想法。



提举吓得瞪大了双眸,满脸惊愕。



赵致远同样愕然,而后却微微点头,神色赞同。



目光中,也流露出对陆知白的钦佩之色。



原先就知道,他年纪轻轻就能封侯,必然不是一般人。



如今,只听了他的一些想法,赵致远就感觉,没错,哪怕不封侯,也迟早成为栋梁之材!



陆知白笑道:“这有什么好诧异的?



得了,下午我亲自去一趟提举司,尽早把样品做出来。”



……



……



几天之后。



那伪造宝钞的主使杨馒头,已经被朱元璋审问过了。



把朱元璋气得,心里火冒三丈。



“这样的大胆刁民,真是少见!更可恨的是那些乡邻!”



在此事中,句容县有一些县民,帮助杨馒头,属于直接参与。



有一个银匠手艺极好,帮他造锡版,纹理分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