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说:



“我只是个假设,不要当真。倘若某地发生了疫情,该如何赔付?”



陆知白顿时觉得有些头疼。



聊了这么久,他已经有些困了。



懒得动脑子想这保险的细则。



朱元璋说:



“大疫不在此列,不就结了。还有吗?”



陆知白犹豫一番,说道:



“还有一些手段……比如,发行国债。”



其实他真不想提这个。



但转念一想,说不说是他的事,采纳不采纳是老朱的事,各管各的。



朱元璋奇道:



“国债?国家欠他们的吗?”



陆知白点头说:



“大致如此。就是让人把钱拿给官府存着,就等于国家欠他们的了。



到了一定期限,便要连本带息地还给他们。”



朱元璋一听,眉毛就深深皱了起来,不满道:



“啥玩意儿?费劲巴拉的。”



陆知白只是笑,心说果然如此。



对朱元璋来说,发行国债实在费事,还是直接砍人抄家好。



胡惟庸案牵连了许多人,有不少是狗大户。



未来的郭桓案,同样如此。



郭桓其实是朱元璋的白手套,承担了一些搞钱的任务,脏了就被扔了。



哪怕沈旺八面玲珑、擅长经营,躲过了胡惟庸案,却没躲过蓝玉案,沈家终究是家破人亡,一蹶不振。



总之,在洪武朝做富人,风险还挺大的。



陆知白略过这个话题,又说:



“儿臣只是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对,只是转述胡惟庸的一些想法!



请陛下和殿下批评指正。两位出了这个门之后,便忘记今日事,我什么都没说过。”



朱元璋不禁哂笑起来:



“胡惟庸给你托了不少梦啊。”



他又说:“你放心的继续讲,今日不管说了什么,咱都不会怪罪。”



虽然陆知白不太愿意去户部,但愿意跟他说这些方略,他也是高兴的。



陆知白继续说: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除盐铁专营之外,朝廷应该设置专门机构,来做投资、建设和生产,皇室也可如此。”



说白了就是皇企和国企。



朱元璋听了便开始思索:



“除了盐铁茶,朝廷还能经营什么?”



陆知白说:



“最容易的就是各项工程,比如修路架桥。此外是矿业。”



最后,他建议说:“还有丝绸和瓷器。”



古代虽然有官窑,规模还是不够大,烧瓷是供官僚群体使用,而不是贸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