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英总算忘了兔子的事。



用过晚膳,便送皇孙回去。



陆知白乘着夜色回府,长叹道:“做好事不留名,就是累啊!”



……



这一次,朱元璋效率超高。



没几天就传出消息,皇帝召重臣讨论宗室制度。



基本思路已定,关键是具体规则。



不久,圣旨就发了。



大改了现行的分封和宗室制度。



第一是降爵,从朱标算第一代,第六代就没爵位了,变成平民。



但以后,每一脉会由皇帝择优,赏赐一个亲王或郡王爵位,不然除了朱标,其他皇子的后代都会变成平民。



第二,宗室子弟都要来南京上学,十四岁后需游学两年,可以参加科举。中举当官,只能做京官,不能外放。



也能考武举,从军就按军法管,一开始都只是小旗,和普通兵一样,按功晋升。



同时,鼓励宗室在文学、医学、水利、科研方面发挥所长,获取合法收入。



第三,便是封地轮换,就藩满二十年,得换地方。



这旨意,紧跟在封赏叶伯巨的圣旨之后。



文官们激动坏了,不敢相信。



独断专行,极其看重家族传承的朱元璋,能下这旨意?



户部透了点风,说是皇上算了以前宗室制度的花销,那数目,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



第二天上朝时。



文官们主动跪拜,激动不已。



韩宜可等人想起因谏言死的叶伯巨,甚至是御前失仪,痛哭流涕。



许多大臣连声夸赞朱元璋是圣君,大夸特夸。



这类奏章朱元璋已经收了一堆,不得不在早朝时说:



“别再上书庆贺此事了!”



但大家的夸赞,终究让他心情好了一些,却又有了新的郁闷。



一个个的,平时不敢提,现在暴露真实想法了吧!



夜晚,朱元璋写他的今日所得。



“如此看来,想要知道大臣心中的真正想法,还需讲究些策略……”



……



广智侯府。



朱橚找上门来。



“我说父皇怎么莫名其妙像那样的旨意,原来都是因为你……”



改制的事,对于满朝文武是好消息,但对皇族可就是晴天霹雳了。



也因此,朱元璋暗示了许多人,不要胡乱往外说倡议者。



但朱橚却是能知道的。



他简直痛心疾首:



“我把你当好兄弟,你在背后拿刀割我们!”



陆知白满脸的义正辞严说: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主意不是我出的啊!”



朱橚挑眉:“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