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媒婆兼接生婆说:



“这买卖谁都会算,嫁妆那么高,嫁出去又成了男家的人,里外里都亏,女孩自然不受待见。”



另一个媒婆道:



“可嫁妆要是低了,女人在婆家就没有底气,挺不起腰杆。过日子要是有什么难处,也没法救急……”



古代的嫁妆,是完全属于女方的一笔钱,婆家没有权利使用。平时都放在箱子最下面,所以又叫压箱底钱。



陆知白早已考虑妥当,笑道:



“这些我自然晓得,也拿出了些方案,大家听一听。”



“第一件事,要把嫁妆和聘礼的标准固定下来,以免攀比。



家产不同,标准也不一样。暂时就分为两等,平民和富户。娶外地女也是如此。”



所有婆子听了,都伸长脖子静待下文。陆知白接着说道:



“这标准,肯定能让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嫁娶。



但女方没点银钱傍身也不行,所以,凡依照新式规则嫁娶的男女,都能得到一份差事。



女子可以做些纺织、护理之类的活计,每个月会额外发一笔工钱,一共三年,让她存起来当做嫁妆补贴。”



众多婆子听了,琢磨一番后,纷纷露出赞同的神色。



有人小声嘟囔:



“听说张三的媳妇儿在那饼干作坊里,都当上小组长了,每月工钱可不少呢!



往常栖霞这边穷得叮当响,想做工都得跑到县里、京城里。如今侯爷愿意就近提供差事,还有啥不满意的?”



一个叫张桃花的媒婆,笑得脸上开花,快言快语地说道:



“要真像侯爷说的这样,肯定人人都支持!”



其他人也跟着应和:



“嫁娶能少花钱,又能有个营生,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儿!”



陆知白笑着说:



“我还没说完呢。”



接着他又讲了些其他的打算。



包括建职业女校,进行纺织、医疗护理之类的技能培训。



不论男女,只要学会一门手艺,就不用担心饿肚子。



至于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约束,主要针对中上层。



底层百姓饭都吃不饱了,哪还顾得上那么多破规矩。



另外,舆论这块阵地,陆知白也没放过。



他打算让人编花木兰、女驸马之类的戏曲,以后常来唱戏。



既是娱乐活动,又能慢慢改变社会风气,让大家重视女子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那个简短、朗朗上口的口号,更是少不了。



妇女能顶半边天!



有的婆子听了,连连点头。



古代媒人要参与嫁娶的全过程,她们媒婆做得好,收入相当可观,十里八乡都有名望,人脉广,在家里也腰杆挺直。



所以,她们对这话打心眼里赞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