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的构想,自然有规则作为依托。



如今朝廷虽实行海禁,然而限的仅是民间贸易,朝贡是允许的。



所谓朝贡,并非小国单方面的上贡,而是正常的官方贸易往来。



故而,可以让黄如琢打着朝贡贸易的旗号,率船队返回。



毕竟,带学者回去,和带贸易船队,去的时间差不多,不多带些人岂不是浪费?



还能借机增加航海人员的经验。



赢麻了属于是!



此次投资规模颇大,陆知白自然要多拉些人入伙,来分担成本与风险。



而黄如琢给学生讲述着渤泥国的风土人情,不知不觉已至中午饭点。



于是众人一同在食堂用餐,与学生们吃的一样。



这伙食,令黄如琢大为震惊。



这大学不但管饭,膳食竟还如此之好,每个人都能随意挑选多种菜肴。



近一半的菜品中,皆有肉食。



唯一的要求是,吃多少打多少,禁止浪费。



陆知白笑道:“三万贯的经费呢,不抓紧用,可要贬值啦。”



黄如琢眨了眨眼,满脸的茫然不解。



朱橚在一旁发笑,随后,眉头一皱,感慨道:



“这贬值,简直如同春雨一般,待到察觉衣裳湿透时,已经迟了……”



用过饭后。



陆知白将黄如琢交予朱橚接待,任由他们去哪里玩。



而他自己匆匆赶回办公室,写商业计划,组织船队下南洋。



陆知白也在思索,该如何向老朱陈说此事。



朱元璋可是大力支持海禁的。



老朱知晓海外贸易能够带来财富,可一旦允许海上船来船往,就会引得一些倭寇与海盗趁机侵扰沿海。



他们抢掠一番便逃之夭夭,与蒙古人如出一辙,令人想问候他们祖宗八十代。



况且,海上环境比起大漠更为恶劣,很难把他们连根铲除。



即便抵御倭寇取得些许成效,却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往往只是反击战。



所以老朱索性一刀切,直接施行海禁,严禁片板下海,以防沿海有人与倭寇勾结。



可在陆知白看来,这一样是治标不治本啊。哪怕官方能贸易,整体也赚不了几个钱。



弊端远大于益处。



海禁之害于明朝尚轻,待到清朝,演变为闭关锁国,简直是离大谱,开历史倒车。



大明、大清,真当自己是在玩万年不变的单机游戏吗?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其他国家会变异!



迅猛发展之后,携坚船利炮,忽然来袭。



遭遇降维打击,这片土地,自然只有丧权辱国的结果,黑暗降临……



这种事,断然不能再次发生!



然而。



想要劝说老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