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对朱元璋的愤怒与不满,颇为理解。



只因大明建国伊始,对于安南和高丽等国极为信任,册封其为藩属国。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既然视作自己人,自然要一体祭祀。



故而制作了安南、高丽等国山川河流的模型,与大明的山川河流一同供奉、祭祀。



甚至,派遣使者前往他们的国家,实地祭祀山川河流。



如此信任礼遇,换来的却是高丽与故元交好!



这般打脸,着实令人恼怒不已。



只是,当下朱元璋无暇收拾高丽,他尚有诸多事务缠身。



论及重要程度,高丽恐怕还排在倭国之后……



陆知白说道:



“诚然。天下怎会有如此不知廉耻之人?



其他国家皆知恩图报,谨遵约定,愈发衬得他们是小人行径了。



陛下往后切不可信三韩之地。他们反复无常,只看重利益多寡。稍有不如意,便会再度背叛。”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于高丽那些人的情况,他看得远比陆知白更为透彻。



朱元璋不由得幽幽叹了口气,说道:



“还是要好好经略辽东啊……”



辽东的情况极为复杂,并非建立了卫所,就能实现绝对统治。



陆知白道:



“陛下,咱们还是谈谈造船之事吧。”



他先把丑话说在前头:



“此乃一项浩大工程,而且绝不可偷工减料,恐怕所需花费不菲。”



朱元璋听后面色如常,郑重说道:



“即便如此,也必须建造。”



他略作思索,接着说:



“若要造大海船,第一批数量不宜过多,百来艘便足矣。往后有了钱财,再行建造。”



陆知白连连点头。



现今有多少资金便办多少事,没必要囤积过多船只。



起码在明朝洪武年间,这些大船前往东南亚耍耍,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朱元璋批复道:



“工部遣官,督太仓、镇海、苏州三卫水师官军,造海船一百六十六艘,以备海运!”



一旦开始造船,便意味着出海计划终于步入正轨。



接下来只需静候大船完工即可。



陆知白欣喜异常,只觉成功在望,计日程功!



但他也不能只是干等着,于是略作思索,说道:



“儿臣打算组织一批工匠,前往水师卫所那边学习造船手艺,顺便帮忙干活。”



这般提议,意在培养更多船工,朱元璋自然不会拒绝。



只不过,若要派人,需在工部登记备案。



且必须是身家清白、无案底的良民,断不能什么阿猫阿狗都派过去。



陆知白自是应承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