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造海船,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



经验丰富的船工!



决定朱元璋命运的鄱阳湖大战,是在1363年,现在是1379年,还不到二十年。



当时给两方造船的那一大批工匠,应该还有不少仍健在,而且被编入了水师中。



所以,现在的大明水师,无论装备还是人才,其实都很强,世界一流水平。



完全有大航海的基础条件!



当天。



又有宫人,送来了朱元璋的赏赐。



虽说陆知白早就习惯了这各种各样的赏赐,也不像古人那样对赐衣很看重。



但在宫人面前,他还是做出兴高采烈的样子,感谢洪恩浩荡……



第二天。



陆知白去了一趟工部。



得知朱元璋应允了给工匠的酬劳,他不禁露出微笑,心情大好。



虽说绝大多数工匠没甚聪明头脑,只会机械的做工。



但他们也是人呐,凭啥要白白的为朝廷做牛马?



而余文昇这官场老江湖,虽身在工部,却也通晓人情世故。



何况,这一回是沾了陆知白的光,他竟也得到了赐衣,可以当传家宝呢。



所以,在发放工钱和米粮之时,余文昇特意命人告知工匠们,此乃广智侯与工部尚书恳请给付工钱,陛下又开了洪恩给米。



于是,那些工匠一通千恩万谢。



此前两个月,他们任务紧迫,工作极辛苦,全靠着工钱支撑斗志,可心里终归不踏实。



现今,结了任务,也拿到工钱,感觉如同做梦一般。



而那沉甸甸的米粮,则提醒着他们,这并非梦境。



许多人甚至激动又委屈,抹起了眼泪。



他们做工匠这么多年,还是头一遭享受这等优厚待遇。



有人说道:



“广智侯啊,听闻他对工匠极为友善,大力推崇工匠之学。可惜我没那能耐,进不了研究所……”



众多工匠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心中对陆知白那神秘的研究所,充满景仰与羡慕。



那里的人,好像已经慢慢的脱离工匠身份了。



……



这天上午。



竟有一位出乎意料之人,来到公主府,求见陆知白。



乃是太子的老师宋濂。



宋濂因儿子、孙子被卷入胡惟庸案中,原本应被无情地连坐处死。



幸而太子与陆知白等人仗义求情,朱元璋这才改了主意。



宋濂满含感激,诚挚说道:



“老朽昨日抵京,面谒陛下谢恩,亦见了太子殿下,听闻侯爷曾为我求情,此等大恩大德,老朽铭记肺腑,没齿难忘。”



陆知白微微一笑,神色温和,说道:



“些许小事,不足挂齿,怎敢劳烦宋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