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也就罢了,居然还有封地……实在是恩宠炽盛啊。”



这几天以来,这种话陆知白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子了,所以只是笑笑。



他又问道:“最近几天的朝会上,可有什么事吗?”



余文昇说了几件事,又想了想,说了陆知白可能会关心的,就道:



“既然胡惟庸已伏诛,陛下就打算顺势废除中书省。吏部、礼部和户部,正在重新商议官员的品级与俸禄呢。”



“只不过,马上没了中书省,大小政务都落在陛下肩上,龙体辛劳。圣上便要改革官制,欲搜寻人才辅佐于他……”



陆知白对他点头道谢。



随后,想了一想,便缓步去武英殿找朱元璋。



他已经有些日子没进宫请安了,正应该刷刷存在感。



顺带,向老朱打探一下口风。



历史上也是如此,胡惟庸倒台之后,中书省随后也没了,六部的地位得以提高。



但事情太多,老朱再加上太子,也处理不过来,工作量陡然增加。



朱元璋那么聪明,自然是明白君王必须有人辅佐的道理。



他说过:“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



绝不能再立丞相了,否则丞相便会集中权柄,若是有奸佞当道,便是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的场面。



但如果要找人辅佐政务,这种级别的文秘制度,又该如何拟定?



到了武英殿,陆知白行礼。



他刚开口请安。



朱元璋就抬头飞快的看了他一眼,表情倒是和颜悦色,却不怎么热络。



他的眼睛随后又望向了奏疏。



忙着呢!



陆知白晓得他的风格,也不与他废话,便开门见山地询问起了欲废除中书省的事情。



朱元璋便道:“不错,你不上朝,咱便说与你知道——



革去中书省后,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更置五军都督府,以分领军卫。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他顿了一顿,又说:



“不过也有大臣觉得要设三公府,以勋旧大臣为太师、太傅、太保,总率百僚庶务。咱现在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朱元璋说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看了看桌案上几堆数尺高的奏疏,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陆知白终于从他脸上看出了“批不完,真的批不完”的疲惫之色。



心中倒是觉得好笑起来。



大明第一劳模,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啊,黑眼圈都快熬出来了。



陆知白一副关切之色,说道:



“陛下事务繁忙,却也不宜久坐。每半个时辰便要起身走动,远眺,否则有碍龙体。”



朱元璋摇头叹道:“你还说呢?咱都觉得屁股疼,眼睛都要花了!



这些天咱每天要处理二百多本奏疏,大小政务每天都有三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