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也非常守约,诚信待人,长期积累下来,他的名声是不是越来越好?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富户愿意借书给他?他就可以得到更多知识。



宋濂表现得越来越优秀,慢慢的会反客为主,大家都想结个善缘。谁若是不借,大概会被其他人看不起。人的名,树的影……”



听着听着,有些朝廷大臣,隐约露出几分不屑之色。



还以为他要讲什么大道理,好好讲一讲如何做学问。



没想到竟是如此的功利!



反倒是朱元璋,虎目微眯,饶有兴致。



他是真的没想到,陆知白竟讲起了这些东西。



这不就是人情世故吗?!



跟一群屁大的孩子讲这些,也算是掏心掏肺了。



就是不知道他们还没有经历人情冷暖,能不能听懂……



夏原吉一眼不眨地注视着陆知白,听得很是入神。



与他自身经历相互印证,感觉大有收获。



陆知白继续说着:



“你们知道这种好名声,有多重要吗?



宋先生才九岁的时候,就被人看中,定下了婚约。老丈人呢,就是他第一个大贵人……”



教室中顿时响起一片哄笑声。



少年们又觉得这样有些不敬,赶紧捂住嘴。



陆知白笑道:“不然,你猜他为什么可以向‘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什么叫乡之先达,那就是一方乡间大儒,在小地方是无敌的,门人弟子填其室,人家又凭什么见他呢?



当然还是凭着之前的好名声,得到了贵人的引荐。这是敲门砖~”



听着听着,朱元璋微微笑了出来。



大约明白陆知白讲述此文的真正意图了……



讲到乡之先达之后,陆知白便详细的讲了,如何抓住机缘,向大佬请教。



那就是要耐心,要诚心,还要找合适的时机,“俟其欣悦”。



同时呢,还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因为身边的同学,家境都很牛逼。



同舍生皆披绮绣……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这话,陆知白显然是对大多数贫苦子弟说的。



至于那几个富商、公侯之子,似乎被他忽略了,仿佛不是人。



那些平民少年,眼睛也不瞎,都是下意识的朝他们看过来。



谁让他们穿得那么好,光鲜亮丽,晃瞎人眼。



看就看,他们还隐约露出了鄙夷之色,没有丝毫的自卑。



因为陆知白说了:



“在我们学校,所有学子都是一样的,不论出身,王侯之子与庶民,一视同仁!”



一些读书人与朝臣,心中冷哼,这种话说说算了,骗骗那些愚民黔首而已。



几个商贾之子和顾英、李景隆,都是低着头,尽量降低存在感。



那陆贤却是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