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答道:“是的,近一些,也方便儿臣时时去巡查。



而且,那里距离玻璃作坊也近。到时可以连起来,带动那片区域的发展……”



朱元璋板起脸说:



“拿到钱了,赶快去布置,一个月之内,朕要看到这大学建起来。朕马上就下旨!”



一旦下旨,就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了。



陆知白退下,丝毫不慌。



大学毕竟是个大工程,可以分期来进行。



一个月先把最重要、急需的建筑拉起来就行了。



不过,他也有些心急。



当下除了建设,招人是最重要的,一是招学生,二是招老师。



招人的标准,都要他自己来想。



老师倒是令人有些发愁。



而且,朱元璋还把给工匠评定职称的任务,交给了工部。



工部这边先试验着。



如果效果好的话,还会推广到其他领域。



比方说医生,那就由太医院去办了。



陆知白回到工部,便派了一个主事华英去负责主理此事。



这可是朝廷的项目,自然是有工部派遣工匠。



中间又怎么跟户部交接沟通,都压根无需陆知白操心。



这一点就很棒。



陆知白将图纸拿出来,说:



“时间紧,就先建办公楼,教室,食堂,宿舍吧……



现在天气热,其他的先用木头吧。办公楼得用青砖,气派一些,不要堕了我们太子的名头!”



第二天。



一张圣旨,就送到了工部。



圣旨发了之后,这件事就会广为人知。



然后,开弓没有回头箭。



在工部众人复杂又羡慕的目光之中,陆知白接了圣旨。



他也是第一次在古代建设大学,这等事相当复杂,且毫无经验可参考,只能自己一步步摸索。



陆知白继续思索着,在他原本的设想中,大学是要分成多个专业的。



但仔细一想,实际操作困难重重。



若非要按专业来寻找师生,有些班级人数寥寥无几,开班的难度会加大。



所以这才刚刚起步,干脆就混合教学,实行通识教育。



慢慢的,再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天赋,来设置专业。



不过一些重要的领域,比如金属冶炼、机械,那是必然要大力发展的。



陆知白这般决定之后,建校的难度大大降低,他心中也轻松了不少。



“最好还是要招一些读书识字的,读书人有什么了不起?都削尖了脑袋的要做官,但哪有那么多官可做。”



陆知白暗想着,觉得自己是在给一些识字的人另寻出路。



此外,大学刚刚创立,没什么名气。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