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家发展,诸多实际事务亟待解决。经济财政关乎民生,若不能切实了解其运行之道,又如何能制定出合理之政策?



只凭孔孟先师之仁爱,就能让百姓衣食无忧?就能让国家繁荣富强了?”



他这话,实在太胆大了。



范显祖几乎是有些绝望的望着朱标。



心中甚至有大不敬的想法。



太子殿下,难道,是中了什么巫蛊之术……



不然。



何至于此啊!



变化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其他人一时间,也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殿内陷入一片沉寂。



朱元璋目光深邃,犹如深不见底的潭水,饱含欣慰地看着朱标。



而朱标,神色肃然的望着他的一众老师,等着他们的见解。



范显祖定了定神,拱手说道:



“殿下,虽具体之法需依实际情况而定,但仁爱之理念,可指引方向啊。



方向错了,做再多的事,犹如南辕北辙,终究还是错的,误入歧途罢了。”



朱标毫不退让,坚定地说道:“方向固然重要,但若没有切实可行之步骤,无异于空中楼阁。



这治国,只知道仁爱之方向,但具体如何做,才是真的仁爱?譬如有些政策,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实际效果又是如何?”



狄玄素目光有些异样,好似不认识朱标了,说道:“殿下,吾等并非忽视实际,只是认为仁德为根基……”



朱标反驳,声音愈发洪亮:“仁德若不付诸实际行动,又有何用?难道只是口头上的仁义道德?



本宫忧心天下万民,却没有什么行动,会有哪怕一个人因为本宫心里念着他,就生活的更好吗?!”



文原吉感觉他们一群人绑在一起,竟然都有些说不过朱标一人?



他们不由得一脸焦急,说道:“殿下,还请三思,莫要偏离了儒家正道!”



朱标昂首挺胸,声音响彻大殿,说道:



“吾并非偏离正道,而是想要解决多年来的疑惑……孔孟之道固然正确,却已经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了,如何能解决当下治国的所有难题?”



朱元璋听到这里,终于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一锤定音道:



“标儿所言,不无道理。但诸位爱卿所坚持之仁德,亦不可废。治国之道,当博采众长,权衡利弊。”



众人听了,尽管不情愿,皆躬身应是。



那些大儒,神情难免有些低落。



皇上都明白的说了要博采众长,意思就是说,不能只听儒家的!



这几位太子宾客,心中都感觉有些糟糕。



完了。



陛下本来就不怎么听话。



现在太子也不听话了!



一众大儒尽管心中焦虑,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告退。



在返回大本堂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