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跃跃欲试的心一下就凉了个彻底,家里男人要去捉黄鳝,只在农忙季搭把手,李氏又年迈,家里地里的活主要都是她来做。



见杨氏歇了心思,宋英又给她递了个台阶:“蜀锦工艺复杂,一个月能织出来的数量也有限,又主要是卖给官家太太们,这开始几个月,怕是还没摆上货架,就都被各位太太们定走了,也没什么可忙的。”



杨氏讪讪下了台阶:“这样啊,这些精贵玩意儿我们也不懂。”



歇了一阵,宋英便带着他们去嘉湖书院,一路上,难免被路边店家询问几句。



宋英道明今儿不去医馆,要带家中小弟去嘉湖书院考试,又介绍李氏等人,街坊们便免不了将李氏等人好一通夸。



直说她会养孩子,以后就等着享清福云云,给李氏夸得心花怒放,人生第一次在城里挺直脊背,风光了一把。



“诶,这不是小宋大夫么,你这是陪家里亲戚过来?”一到嘉湖书院,门房就认出了宋英,含笑打招呼,目光从他们一行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穿着学子衫的宋元与赵子良身上。



宋英同样笑吟吟的,指了指宋元,“这是我小堂弟,在我们乡里的社学念了几年书。”



又指了指赵子良,“这是我们同村的兄长,他们先前已经来书院报过名了。”



“令弟一瞧就是个会读书的,”门房张口就夸,又起身在前面领路,“我带你们去,趁手的文章可有带在身上?”



宋元点头,“带了。”



这是袁清早就提醒过的,举业一途,以后也少不得要向人请教,通常都是要带上自己近日最得意的文章。



既然打定主意走举业,书院的这次考校便只是个开始。



宋元带的是一篇策问,早早就写了好的,又请袁清润色过,赵子良亦是如此。



门房带着他们进了门,到了一座叫文昌阁的小楼前,将他们交给一名斋夫便离开了。



此时门前已有不少人在等候,但都是安安静静的,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李氏等人被架势所慑,也不敢轻易言语,连呼吸都不由自主放缓了些。



这可是书院,神圣着呢!



不多时,小楼右厢房的门开了,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走了出来,抽抽噎噎的,一双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



宋元与赵子良瞬间想起王先生抽背课业时的情形,不由朝男孩的手望去,考校不过不会也要被打手心吧?



当然,他们什么也没看到。



一穿着绸衫的中年男子快步迎了过去,急急问道:“怎么样?”



男孩抽噎着,没有回答。



在男孩之后,出来的一位四十多岁,着圆领襕衫的中年男子捏须道:“令郎根底还算扎实,但还需要打磨一番,回去好好读书,明年再来。”



男童哭得更伤心了,却没忘礼数,朝着男子行礼道:“多谢先生指点。”



宋英观这人的打扮,便知就是书院的讲郎了。



(https:/62938_62938900/36792463htl)(2/2)

章节目录

农家小青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离离白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离离白草并收藏农家小青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