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认字是宋英的大事,要紧着袁清散学的时间,不怪宋英回来先去找袁清学认字。



但得留意时间啊,现在实在太晚了。



宋英点头如捣蒜,取出油纸包:“我请你们吃包子赔罪。”



三人这交情,雁行与小香自然不会跟她客气,宋元则是早早就盼着她带包子回来。



吃着包子,他终于问道:“姐姐,你怎么去了那么久?”



宋英‘呃’了一声,瞎话张口就来:“有两个摊主争摊位打架,我看热闹忘时间了。”



宋元啃着包子,忙里偷闲嘀咕了一句:“你现在怎么跟哥哥一样爱看热闹。”



糊弄住宋元,宋英朝雁行与小香扬了扬眉,凑近她们耳边小声道:“明儿我教你们认你们的名字。”



二人对视一眼,均兴奋起来,虽然她们决定,等宋英说服家里送宋元去上学堂后,再跟她学认字,但能提前认识自己的名字,还是很欣喜的。



接下来的日子,宋英每天下午都去找袁清学习,初学的生涩之后,她掌握的速度越来越快。



一个半月之后,也就是四月中旬,她已经学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掌握了不少的字,已经能看懂《百药草集》上的绝大部分文字,仅有少数需要向袁清请教。



学习之后,她才明白,认字只是最基础的,读书最重要的,是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些她以前熟知的道理,其实是不正确的,比如捡到的钱并非就是自己的,是要还给人家的,这叫拾金不昧。



认字已小有所成,说服家里送宋元上学堂便迫在眉睫。



这日学习完,她咨询袁清:“你们社学的学费还是一吊钱吗?”



梧桐村的夫子是何老爷请来坐馆的,故而学费得交给何老爷,对夫子只需要给最初入学的束脩六礼,有些家庭也会在节日时赠送节仪。



“是啊,怎么问这个?”



这事对袁清没什么可隐瞒的,宋英如实回答:“了解一下,我想说服我家里人,送我堂弟来念书,这样以后我就可以说,我认字是跟我堂弟学的。”



“那你先等等吧,过段时间大宗师要观风社学,那之后你再劝说你奶奶他们,成功的机率更大。”



“大宗师?”宋英疑惑。



“就是提督学校官,也常称提学、督学,正五品大员,是小三关里院试的主考官,拥有纠察学校之风纪,考师生优劣之责,所以我们读书人尊称其为大宗师。”



宋英恍然大悟,说白了就是管着读书人的官,但这跟她说服家里人让宋元上学堂有什么关系?



她这样想,也就这样问了。



“大宗师来我们社学观风,是要了解我们这里向学情况,自然得有人应答他的询问。



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与他说话,须得是有功名之人,其他就算是腰缠万贯的商贾,或者里长这些地方乡绅,也没有资格插嘴。



这次,应该是由榕树村的张秀才陪同说话。届时你奶奶一看,富裕的何老爷都没资格陪着说话,一个穷秀才却可以,肯定能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



然后你再劝你家人送你小堂弟上学堂,必然事半功倍!”    。:(2/2)

章节目录

农家小青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离离白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离离白草并收藏农家小青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