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社科院的钱钟书他们的评论————就算是《红岩》都落了下风。这本《潜伏》,硬生生扭转了“厚古薄今”的趋势,谁敢和这样的作品排在一块儿呢!



管谟业就敢。



他接到了李小林的电话,听后大吃一惊。在自己的房间内转来转去后,最终答应了这一件事情。



管谟业道:“《潜伏》这本书我已经看过,我不是觉得我能和余切比较,而是觉得,如果别人能在看完《潜伏》后,稍微的也看到我的,我心里就十分满意了。”



话是这么说的,管谟业到底心里怎么想,谁也不知道。



毕竟他一直是一个倔强的人。



管谟业带了个好头,其他作家也答应把放到加刊中来,新一期《收获》终于出炉,交由沪市新华印刷厂进行打印。



印刷厂的员工很快就把看完,也没什么职业操守,立刻回去吹牛逼了!三四天之后,《潜伏》的剧情梗概就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而且越来越详细。到增刊发出的前一天,李小林回家吃饭,讨论起这一部,忽然年纪最小的端端道:“余则成还没死,倒是李涯那个人危险了。”



李小林傻眼了,问端端:“你看到哪了?你怎么知道的?”



端端道:“我们班有个同学,爸爸是印刷厂的经理,早知道了剧情,又给他孩子说了……今天早上,整个班都在讨论这个事情。”



李小林简直欲哭无泪啊!



都特么这么从速从快了,剧情还是泄露了一些。



另一边,京城,《十月》杂志的编辑部听说了这件事情:南方的《收获》马上要为了连发几刊。



他们看到的可不是《收获》被迫发刊,而是感觉《收获》有要凭借《潜伏》起死回生的气势。



妈的,我才做老大没几年呢!



杂志社的副总编张守任带头悔过:“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我相信余切可以把不那么重要的稿子,投到其他杂志,相信我们《十月》纯文学期刊的老大位置稳如泰山……这都是虚假的,没有余切,我们就没有了一切;只要有余切,我们可以再造一个《十月》、《九月》、《八月》,管他什么名字都好!”



总编苏玉也做了悔过:“我们全社上下对余老师的重视还不够多,还不够明显。《收获》是巴老亲自来约稿,我们却高傲的等着余老师交上稿件,这种情况以后再也不能发生。”



整个《十月》编辑部,凝聚着一种被偷了家的沉重氛围。最后,这帮人讨论出来的结果,就是把余切提拔为杂志社的特约主编;凡是余切写出来的稿子,必须按照最高的稿酬价格支付,标点符号也要算在内;除此外,还要送余切一部移动电话才行。



俗称大哥大。



84年末,在南方的粤省,大陆发放了第一个个人号段的移动电话,之后移动电话就在小圈子内迅速流行起来。因为当时具备这种功能的只有摩托罗拉推出的机器,售价极为昂贵,在当时达到了数万,受众又多是“下江湖的倒爷”,国家高级干部。因此把这个机器称之为“大哥大”。



张守任一把年纪了,却亲自为了这个“大哥大”跑到了百货商店去买。他回来后举着两斤多的“大哥大”移动电话,就像是国王检阅军队一样,朝整个编辑部欢呼道:



“我们不要有什么情绪,更不要委屈,在我们杂志社,余切不就是这个大哥大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文豪1983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时光恋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时光恋曲并收藏文豪1983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