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个不像呢?”



“马老师,我们女主持上节目时,带了假发,又穿了西装。您老现在看到的是本来的我,我是个年轻的姑娘,我留着披肩长发,喜欢穿裙子。”



马识途笑道:“看来,你也为你的事业‘伪装’了你自己。”



整个节目组的都发出大笑声。



这一档对话栏目果然大受欢迎,马识途在其中妙语连珠,令观众对他印象深刻。



节目有一个名场面。



主持人想要拍摄马识途家中,表达马识途作为国家干部十分简朴,马识途却让主持人采访空空如也的墙壁。他说:“我这儿有一面旗帜,你们看到了吗?”



女主持卢晶蒙了:“除了墙,我什么也没看到。”



马识途忽然“恍然大悟”,一拍脑袋:“哦,我想起来了,这面旗子被我送给了余切。它是一个五颗星星画错了的红旗。”



主持人当然就会问:“这儿本来是一面什么旗子?星星为什么画错了!为什么您要送给余切?”



马识途随即坐在沙发上,开始了自己的回忆:“共和国成立时,消息从首都传来了封闭的渣滓洞,此时,洞中被关押的地下党成员仍然遭受非人的折磨,其中就有我的一个学生罗广斌,他可以算是余切的大师兄。”



“为了激励大家在残酷的折磨中保持对生的希望,对事业的信心,众人在洞中凭借想象,绣出了这一面错漏百出的红旗……”



故事讲完后,马识途再指着墙壁道:“这儿是有一面旗帜的,虽然它形体上不在了,却活在了我心中。”



记者卢晶沉默了,而后道:“也许人也是这样吧。”



马识途点头:



“余切的《潜伏》里面有一句话,是借由余则成说给翠萍的。余则成说,我们的故事不能被忘记,要一辈一辈的往下传,儿子讲给孙子,孙子讲给曾孙……这样我们的身体虽然消亡了,但却实际活在了真正的人间。”



“这是不是像臧克加先生写过的那一首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其实已经死了。”



此话掷地有声,简直是整个采访的最高潮。



余切的宿舍里面有电视机,他打开电视看完了这一整场的节目。



老马真会做节目!



马识途这个人写的成就,说实在的不算很高,但真的很适合搞节目。他这个人在茶馆没有白混几十年,一把岁数了,还是能把央台节目组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而且很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忽然说出一句了不得的话。



随后,《人民文学》再一次连载了马识途的《清江壮歌》。



这个79年在人民文学出版过,现在乘上了《潜伏》的东风,也再一次出版了。讲述马识途的地下党生涯,以及他和他大女儿失散又走回来的过程,书中记载许多英雄人物,读来可谓是龙腾虎跃、壮怀激烈。



受到《潜伏》传播的影响,罗广斌的《红岩》也得到再版。因为都是描写地下党生涯,都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主、配角,有些文艺评论家认为,《潜伏》正是《红岩》的精神续作。



这种观点受到《京城文艺》主编李铎的强烈反对,他发表评论称:“让大刀从我的头上砍过来!我讲句实话,《潜伏》从艺术塑造来讲,比《红岩》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文豪1983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时光恋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时光恋曲并收藏文豪1983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