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8章 遗书
饱,还偏偏要带上这么一个拖油瓶,就这么一个小屁孩儿,能是什么护卫?你那个死老爹遗书里面写的全都是屁话!你要是不想吃,就饿着肚子好了!”
母亲的最后一句话是冲着乐乐说的。
高阳不知道母亲为何对父亲有这么大的怨气,更不知道乐乐在这个副本当中为什么能够被他们看到?
高阳决定暂且按兵不动。
从母亲的话语中,他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
父亲的遗书里有提到过他们的身边可能会出现什么护卫。
难不成母亲口中的护卫就是乐乐?
乐乐如今的年纪,看上去像是十几岁的孩子,所以高阳的二妹妹才会称呼他为小哥哥。
高阳想了想,开口对着母亲说道:“母亲,能给我看一下父亲的遗书吗?我想看看父亲最后对我们说了什么?”
母亲盯着高阳看了许久,最终还是从怀里掏出了一封皱皱巴巴的书信,随手递给了高阳。
母亲嘴里面还骂骂咧咧的,“给给给,想看就看,以为我多稀罕一样!丧良心的玩意儿,根本就不管我们的死活!”
高阳没有搭理母亲的咒骂,直接打开了遗书。
【遗书:
夫人,我知自己大限将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孩子们。
办完我的丧事后,你就变卖所有家当,带着孩子们去桃源城,寻求督军府的庇佑。
桃源城内物资充足,对了,记得带孩子们尝尝城里的饮料。
()
第618章 遗书
第(3/3)页
早年间,我和督军一起为我们的大儿子和他的大女儿定下了婚约。
信物是一块宝石,凭借着信物,督军不会不管你们,请无论如何都要留在督军府,不到迫不得已,不要出城。
如果你们的身边出现了陌生人,请善待他,那是我为你们寻找的护卫,他会随你们一起去桃源城。
护卫体质特殊,不需要吃饭喝水,也不会疲累,无视他们就好。
祝你们一路顺风,永远平安。】
高阳看完遗书之后将书信重新塞回到了信封当中,随即抬头对着母亲开口:“这位小兄弟既然是我们的护卫,我们就应该遵守父亲写下的遗书。”
听到高阳这样说后,母亲忽然叹了口气,随即开口:“我这不是觉得,好歹少一个人也能少个拖累,万一督军觉得咱们的人太多,不愿意收留,咱们可怎么办?”
高阳根据遗书当中所写,轻轻摇了下头,开口道:“父亲不是说了吗?护卫的体质特殊,是不需要吃饭喝水,也不会觉得疲累的,咱们无视他便好,他毕竟也是保护咱们安全的。”
母亲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随即无所谓地说道:“行了行了,你不用再跟我说了,你们都听你们爹的。”
“可惜了,你爹已经死了,你们现在就只能跟着我这个没用的娘,你们要是不觉得他是累赘,那就让他留在这里吧。”
高阳莫名感觉这个副本当中的母亲精神有点不太对劲,感觉她整个人神神叨叨的,好像随时
母亲的最后一句话是冲着乐乐说的。
高阳不知道母亲为何对父亲有这么大的怨气,更不知道乐乐在这个副本当中为什么能够被他们看到?
高阳决定暂且按兵不动。
从母亲的话语中,他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
父亲的遗书里有提到过他们的身边可能会出现什么护卫。
难不成母亲口中的护卫就是乐乐?
乐乐如今的年纪,看上去像是十几岁的孩子,所以高阳的二妹妹才会称呼他为小哥哥。
高阳想了想,开口对着母亲说道:“母亲,能给我看一下父亲的遗书吗?我想看看父亲最后对我们说了什么?”
母亲盯着高阳看了许久,最终还是从怀里掏出了一封皱皱巴巴的书信,随手递给了高阳。
母亲嘴里面还骂骂咧咧的,“给给给,想看就看,以为我多稀罕一样!丧良心的玩意儿,根本就不管我们的死活!”
高阳没有搭理母亲的咒骂,直接打开了遗书。
【遗书:
夫人,我知自己大限将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孩子们。
办完我的丧事后,你就变卖所有家当,带着孩子们去桃源城,寻求督军府的庇佑。
桃源城内物资充足,对了,记得带孩子们尝尝城里的饮料。
()
第618章 遗书
第(3/3)页
早年间,我和督军一起为我们的大儿子和他的大女儿定下了婚约。
信物是一块宝石,凭借着信物,督军不会不管你们,请无论如何都要留在督军府,不到迫不得已,不要出城。
如果你们的身边出现了陌生人,请善待他,那是我为你们寻找的护卫,他会随你们一起去桃源城。
护卫体质特殊,不需要吃饭喝水,也不会疲累,无视他们就好。
祝你们一路顺风,永远平安。】
高阳看完遗书之后将书信重新塞回到了信封当中,随即抬头对着母亲开口:“这位小兄弟既然是我们的护卫,我们就应该遵守父亲写下的遗书。”
听到高阳这样说后,母亲忽然叹了口气,随即开口:“我这不是觉得,好歹少一个人也能少个拖累,万一督军觉得咱们的人太多,不愿意收留,咱们可怎么办?”
高阳根据遗书当中所写,轻轻摇了下头,开口道:“父亲不是说了吗?护卫的体质特殊,是不需要吃饭喝水,也不会觉得疲累的,咱们无视他便好,他毕竟也是保护咱们安全的。”
母亲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随即无所谓地说道:“行了行了,你不用再跟我说了,你们都听你们爹的。”
“可惜了,你爹已经死了,你们现在就只能跟着我这个没用的娘,你们要是不觉得他是累赘,那就让他留在这里吧。”
高阳莫名感觉这个副本当中的母亲精神有点不太对劲,感觉她整个人神神叨叨的,好像随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