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先生教导!”



还在案上矮身翻找纸笔的朱樉,闻言立刻站起来。



恭恭敬敬的向林澈抱拳鞠了一躬。



紧接着,朱樉又笑嘻嘻问道:



“先生,这下你该告诉我,怎么对付倭刀了吧?”



“你小子!”



林澈被朱樉的执着破防了,考教着问道:



“倭刀的长度,在五米之内难逢敌手,可若是在五米之外对付它呢?”



“难不成,与倭寇对阵时,要让军士们,都换成彝矛?”



朱樉有些不太确定的答道。



所谓彝矛,长度为五米左右的长矛。



是春秋时期车战所用的兵器。



如今已经很少列装军队了。



可如果用这么长的矛,行动肯定是不太方便的。



说不定,倭寇见势不妙,直接就跑了。



“兵器向来都是革新换代的,怎么到了你这,反而还倒退到了春秋了?”



林澈不知道是该夸朱樉‘博览群书’,连春秋的武器都知道。



还是该说,这小子没上过战场,眼界不够宽。



就会纸上谈兵。



隔壁密室。



因为太子朱标前去请大将军徐达还未回来,朱元璋只好干起了朱标的工作,手里拿着笔记录着隔壁的讲课。



当林澈讲到兵器的革新,他十分的赞同。



大明的军队已经初步使用火铳,但还没有来得及推广。



但是,朱元璋对火铳的威力,有着很清晰的认识。



在他的安排下,火铳被大量制造,并有意建立一支专门的火铳部队——神机营。



林澈的话正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林澈继续道:



“我知道一种简单的武器,可以克制倭寇。”



朱樉忙不迭的询问道:



“先生,您说的是什么武器?制造难度如何?花费几何?”



如果新武器制造费用太贵,恐怕也难以在军中推行。



毕竟,大明如今国库可不算充裕。



林澈笑道:



“制造难度极低,价格甚至比不上一根长矛。”



“你应该见过南方的毛竹吧?寻找成长好的,截取两尺笔直的竹竿,毛竹的枝丫不必修剪,以便在上面装上铁质的尖头刺刀,只要倭寇敢冲阵,定叫他有来无回!”



朱樉仅仅是听了林澈的描绘。



便幻想出,手持倭刀的倭寇,在这种新式武器面前,进退两难。



最终被枝丫上的刺刀,捅成筛子的画面。



隔壁的朱元璋也被林澈描述的武器给吸引到了。



奋笔疾书将林澈描写的武器记录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颠沛人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颠沛人生并收藏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