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朱标:从我做起,践行节俭之风
大军远征,怕是有些窘迫啊!”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傅友文如实说出户部的困难。
“陛下!远征辽东还望三思啊!”
“傅尚书所言不虚,我户部虽有盈余,可是库银很难支撑劳师远征,而且太子寿辰在即,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陛下…”
这时,户部其他官员也出班,跪地请求。
看到此景,龙椅之上的朱元璋眉头微皱。
现在武将们基本达成了共识,可是掌握钱袋子的户部,却在拖后腿。
依照老朱以往的性格,他根本不予理会户部的请求。
但是他了解傅友文,一向支持自己的决策,只怕这次真的有苦衷。
朱元璋目光在众大臣身上绕了一圈,最终将目光落在太子朱标的身上。
朝朱标努了努嘴。
朱标瞬间秒懂,随即上前一步,躬身一拜,朗声说道: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收复辽东乃是我朝当前头等大事,切不可因为儿臣的生辰而耽误国之大事。”
“儿臣以为,从我做起,践行节俭之风。”
“儿臣决定今年寿诞不办而已,将所耗费的银子,用来征讨辽东军费。”
朱标的话,完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就是全力支持收复辽东。
引得众武官纷纷喝彩,文官也被迫跟着附和。
“陛下,太子心系天下!乃陛下之福,天下苍生之福!”
“我大明有陛下和太子文韬武略,必将远迈汉唐!”
“恭贺陛下…”
有了太子朱标的表态,朝堂上文武群臣终于口径一致。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感受到来自四肢百骸慢慢传来的舒爽。
“好,好,好,太子当如是!”
朱元璋一连说了三个好。
接下来,朱元璋当场任命,徐达为征讨辽东大将军,冯胜、傅友德为左右副将军,率二十万大军等钦天监选吉时出征。
等朱元璋布置完征讨辽东事宜,太子朱标再次站了出来,从袖袍中掏出一本明黄色奏章。
“陛下,儿臣有本要奏!”
朱元璋点点头,“准奏!”
朱标将奏折摊开,高声奏道:
“儿臣请陛下广开商路、取消海禁,提高商贾待遇。”
朱标洪亮的声音瞬间传遍整个奉天殿。
“广开商路?”
“取消海禁?”
“提高商贾待遇?”
朱标的话音刚落,奉天殿官员们顿时炸开锅了。
震撼程度丝毫不亚于朱元璋要劳师远征荒蛮之地——辽东。
要知道重农抑商一直是大一统王朝的基本国策,士农工商,商人在历朝历代都是被认为是低贱之人。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傅友文如实说出户部的困难。
“陛下!远征辽东还望三思啊!”
“傅尚书所言不虚,我户部虽有盈余,可是库银很难支撑劳师远征,而且太子寿辰在即,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陛下…”
这时,户部其他官员也出班,跪地请求。
看到此景,龙椅之上的朱元璋眉头微皱。
现在武将们基本达成了共识,可是掌握钱袋子的户部,却在拖后腿。
依照老朱以往的性格,他根本不予理会户部的请求。
但是他了解傅友文,一向支持自己的决策,只怕这次真的有苦衷。
朱元璋目光在众大臣身上绕了一圈,最终将目光落在太子朱标的身上。
朝朱标努了努嘴。
朱标瞬间秒懂,随即上前一步,躬身一拜,朗声说道: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收复辽东乃是我朝当前头等大事,切不可因为儿臣的生辰而耽误国之大事。”
“儿臣以为,从我做起,践行节俭之风。”
“儿臣决定今年寿诞不办而已,将所耗费的银子,用来征讨辽东军费。”
朱标的话,完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就是全力支持收复辽东。
引得众武官纷纷喝彩,文官也被迫跟着附和。
“陛下,太子心系天下!乃陛下之福,天下苍生之福!”
“我大明有陛下和太子文韬武略,必将远迈汉唐!”
“恭贺陛下…”
有了太子朱标的表态,朝堂上文武群臣终于口径一致。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感受到来自四肢百骸慢慢传来的舒爽。
“好,好,好,太子当如是!”
朱元璋一连说了三个好。
接下来,朱元璋当场任命,徐达为征讨辽东大将军,冯胜、傅友德为左右副将军,率二十万大军等钦天监选吉时出征。
等朱元璋布置完征讨辽东事宜,太子朱标再次站了出来,从袖袍中掏出一本明黄色奏章。
“陛下,儿臣有本要奏!”
朱元璋点点头,“准奏!”
朱标将奏折摊开,高声奏道:
“儿臣请陛下广开商路、取消海禁,提高商贾待遇。”
朱标洪亮的声音瞬间传遍整个奉天殿。
“广开商路?”
“取消海禁?”
“提高商贾待遇?”
朱标的话音刚落,奉天殿官员们顿时炸开锅了。
震撼程度丝毫不亚于朱元璋要劳师远征荒蛮之地——辽东。
要知道重农抑商一直是大一统王朝的基本国策,士农工商,商人在历朝历代都是被认为是低贱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