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皇上考虑,实行海禁,就是防止张士诚、方国珍旧部,与倭寇、国内反抗势力勾结,危及大明的江山社稷。”



“以上两点注定了当今皇上,要实行海禁。”



等林澈分析完,隔壁朱元璋几乎定在了那里。



这小子就像他肚子里的蛔虫,完全把握住了自己的心理动态。



林澈不仅说出了他心里对海禁的考虑,就连当前的形势都分析的面面俱到。



如果不是自己亲耳所听,朱元璋一定会以为这话出自一个积年官吏之口。



没有多年官场经验积累,哪能分析的如此透彻。



可是林澈之前只是一名贡生,完全没任何的官场经验。



他是如何做到的?朱元璋很是困惑。



监室内,



等到林澈分析完,朱樉这次反应很快:



“先生,听你这么一说,当今皇上这么做没错啊!”



“这两点确实是大明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这么说实行海禁,还是很有必要的!”



说到这,朱樉目光迫切的看着林澈,希望对方有一个肯定的回答。



没想到林澈还是摇了摇头。



“你错了,当今皇上想错了,也做错了。”



见朱樉傻子一样看着自己,林澈给两人倒了一碗酒,继续说道:



“我们就从他考虑的两点一一分析。”



“先从第一点来说,当今皇上重视农业,确实一定程度恢复了农业经济。”



“但是!”



林澈将这个词加重了语气,“重视农业,也是要因地制宜。”



“他在沿海地区,实行海禁,发展农业经济,就是大大的错误。”



“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条件并不适合耕种。”



“古语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当地海民早就习惯了依海为生,靠捕鱼维持生计。”



“一旦实行海禁,那些海民不能捕鱼维持生计,又没有合适的土地耕种,他们只能铤而走险,通过走私牟利或者干脆加入海盗。”



说到这,朱樉似乎有些明白了。



正如林澈所说,老爹制定的禁海政策,初衷是好的,只是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就是好心办错了坏事。



隔壁的朱元璋若有所悟,默默的看着墙壁。



“我们再说第二点,皇上考虑的‘内忧外患’本没有错,却忽视了,开放海禁,不仅能增强大明经济,更是能提高大明的军事实力。”



“一旦放开海禁,泉州、闽州和番禺的几大船厂一开动,成百上千条远洋船队组建。”



“既能保护海外贸易的顺畅,更能保卫大明沿海边防。”



“在大明无敌舰队比起来,张士诚、方国珍旧部的那些小渔船,根本就不够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颠沛人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颠沛人生并收藏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