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征服》火了之后,导演高群舒在业内的声望也狠提了一波。



不再像以前那般,拍戏拉不到赞助,还得自己掏钱。



拍完了也没人买,得上赶着去吆喝,找各种小老板讨生活。



一部戏红了,一切就都变了。



导演和演员,其实都一样。



一火,就从孙子成了大爷。



不光拍的电视剧有人抢着要,还让他顺利进入了电影行。



上影厂拍《东京审判》时就找到了他。



虽然票房一般,来回捣鼓到最后,勉强捞了个保本。



但国内的奖项和提名拿了不少。



高导见此,心气也足。



我可以啊!



拍电影也没拉胯。



这就开始寻找更大的投资与合作。



这年头影视行谁有钱?



帝圈!



港圈是有钱,但他不熟。



而且高导擅长的是警匪和暴力题材的影视作品。



这类作品,港圈比他熟。



用不上他。



找来找去,便找到了桦宜头上!



他带着一份自己新做的警匪犯罪剧本,找到了王家哥俩。



见到他找上门,桦宜还挺热情。



已经在走上市流程,很快就要见分晓,公司现在缺的就是人材和好项目!



但聊了许久后,桦宜的高层对他手中的项目兴趣一般。



就在他即将失望而归之时,加入桦宜数年,专门负责影片监制和审核的陈国富给高导喊住了。



“你这个项目,公司觉得一般。”



“但我手里刚好有个份版权,我做了份剧本大纲,要不要一起看一下。”



这本,就是有“华夏谍战之父”美誉的知名作家,麦家所撰写的《风声》!



《潜伏》火了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谍战热。



桦宜这边肯定也感兴趣。



陈国富便找到了麦家。



麦家的家世很特殊。



爷爷是基督教徒,外公是地主。



就这成分,在特殊年代的待遇,可想而知。



幸好这位脑子够好,凭成绩进入了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改变了命运。



毕业后又分配到了福州的一家情报机构,负责无线电分析和收发工作。



就因为这份工作,才让他有了些谍战的理论基础。



人家都是编的,可他是真会啊!



复员后到了成都电视台当编导,边摸鱼边写。



当过兵,又是川蜀出来的。



这两点,让他非常容易打入帝圈高层。



所以一想找谍战题材的作品,首先就想到了他。



陈国富自己混港圈的时候,也当过导演。



但现在主要负责的是桦宜作品的监制工作。



并且他还是华夏最早一批专业监制。



以前华夏的监制没啥大用,都是导演和制片说了算。



这位在哥伦比亚电影混过,把国际化的标准监制理念引入了桦宜,再带向整个娱乐圈。



陈国富能导,但有个问题。



他擅长的,是恐怖,惊悚,比较邪典的那种阴郁风作品。



梁家辉和刘若婴的那部《双瞳》就是他的大作。



这片子说的是一位FBI与宝岛警察一起追捕连环杀人犯,最终发现这起案件背后有玄学力量存在。



听着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



后来有一部系列作品的第二部,就是华夏侦探和美利坚警探一起,调查富有玄学背景的连环杀人案。



就是《唐人街探案2》。



《唐探2》被很多人说是抄袭了《双瞳》。



因为片中关于五行杀人,兵解成仙的理念与《双瞳》是完全一致的。



但还真不能说陈思成是抄袭,最多是致敬。



抄袭与致敬之前的区别,往往在于两位作者之间的关系。



陈思成与陈国富认识,关系还很好。



而且片中王逊扮演的角色,名叫“陆国富”。



明显是在恶搞陈国富。



陈国富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风格,难以把握一部谍战片。



他不擅长群像刻画。



哎!



高群舒刚好擅长啊。



高导最爱搞群像,他的作品,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乌泱泱一堆人。



陈国富想着,他的群像能力,再加上我对风格的把控,应该能凑出一个合适的班底。



俩人聊了一阵后,高群舒也觉得有点意思。



关键桦宜给的太多了……



王家哥俩需要在上市前后拉高股价。



一旦上市,资金根本不成问题。



现在的投入,以后都能十倍,百倍的在股票市场上捞回来。



所以哥俩直接给这项目打上了“无预算上限”的内部标签。



但也只是说说,否则就不会拉来冯晓刚当监制,监管这俩导演了。



即使如此,条件也已经足够诱人。



不过双导演体质会有弊端,那就是谁说了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影帝:我谢谢你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翻滚的肚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翻滚的肚皮并收藏影帝:我谢谢你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