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剧组的两位大佬,陈可欣和程晓东刚吵完架。



张远不想掺和事,便打算过阵子再来。



没想到陈可欣还给他喊住了。



“你来的刚好。”



“进来给我评评理。”



张远:……



他觉得自己可能撞枪口上了。



导演发话,又不能不听,只得硬着头皮进了门。



坐到了陈导身旁。



“怎么啦?”



“程导有什么拍摄上的事和您有分歧?”



陈可欣这就抬手指了指他。



还得是你!



一眼就看出了毛病所在。



这小子的脑子是好使哈。



张远容易猜到,是因为陈可欣和程晓东都是挺专业的人,私下里又没有仇怨。



更关键的是,自打来了这剧组,陈导从摄影,道具,服装,场务,全都“折磨”了一通。



要求高的吓人,好几位都闹过辞职。



实在是受不了了。



给多少钱都干不下去。



人都是有脾气的,更何况这剧组用的个个都是高手,脾气更大。



而程晓东可是被称为武指大师。



他和袁和品二人,基本是业内地位最高的一批武指。



外行一般将两人并列。



但其实,程晓东是不如八爷的。



因为他还有一个外号,“救火队长”。



谭家明拍的《名剑》,徐克拍的《刀马旦》,张艺谋拍的《英雄》。



武指都是他。



但剧组最初定下的武指,又都不是他。



他被业内称为“救火队长”,是因为任何剧组出问题,找他准没错。



这老哥能在短时间内稳住大局,并搞出相当精采的打戏来。



就有点像武指行的王晶。



但那就得问一句,为啥都是出问题了才找他?



因为首先找的,都是别人。



多以袁和品为主。



但这位太忙,时常排不出档期。



剧组多变,开机时间不是定死的,会不断调整。



袁和品早年在香江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后来去好莱坞搞了《黑客帝国》后,更是身价倍增,行情暴涨。



找他的片子可太多了。



程晓东就老只能捡人家挑剩下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就能很明显的分辨出,八爷的档次还是比他高不少的。



包括这部《投名状》,最早定下的武指,其实也不是程晓东。



一开始找的,是与李连界关系非常好,合作多次的元家班老哥,元奎。



《给爸爸的信》就是这位导的。



于荣光在片中令人难忘的浮夸动作都是元奎设计的。



不得不说,元家班的人设计出来动作的确效果好。



两人其实从《方世玉》开始就一直合作。



所以后来老李远赴好莱坞拍的所有电影。



包括《致命武器》,《致命罗密欧》,《龙之吻》,《宇宙通缉令》,《游侠》,也都是元奎的作品。



让郭达·斯坦森名声大燥,成为一线动作明星的《非常人贩》三部曲,也都是这位老哥的手笔。



与袁和品一样,元奎跟着李连界出国后,算是得到了好莱坞的认可,戏多到不行。



所以这部戏,在找武指时,老李也推荐了元奎老师。



这点张远非常羡慕。



什么叫大咖!



就是能够操控整个剧组。



不是那种小咖改改剧本,就显得自己厉害。



而是整个剧组都围着你转。



搭戏演员,工作人员,都紧着你挑。



张远还做不到这个层次。



但就在开拍前不久,好莱坞那边有戏找元奎。



一听能出国工作,收入更高,这位老哥立马就颠了……



李连界还说要不等你几个月。



结果元奎又接了《赤壁》的武指工作,无缝衔接。



大哥找的人没来,二哥顶上。



刘德桦就把自己比较熟的程晓东给拉来了。



救火队长再次救火。



华哥档次也不差,也能影响剧组决策。



张远也羡慕。



他觉得,自己有一天,也得组成自己的固定班底才行。



这位来了后,干的一直不错。



动作设计的挺利索,不都挺好,到底怎么了?



陈可欣拉着他细细解释一番后,张远人都麻了。



别说程晓东,换他,他也气。



首先,陈可欣是个“外行”。



他拍电影虽然是内行,但拍动作戏,是真外行。



压根就没干过。



没干过,就不懂。



所以他脑补,想象出来的不少动作,以现有的设备根本做不到。



因为他们三位主角都能打。



即使不练武的华哥,也在漫长的演艺生涯中接触过很多搭打戏。



所以问题肯定不在他们和程晓东身上。



他俩因为这事已经吵过了。



程晓东最后拍了桌子,明确告诉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影帝:我谢谢你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翻滚的肚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翻滚的肚皮并收藏影帝:我谢谢你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