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说书行有句古话,叫做“心有多大,书有多大”。



一个说书人,能说《杜十娘》,还是《三国志》,不光看功力,还得看心胸。



心里装的下天下,才能说天下大事。



评书四大家,为什么是这四位。



袁阔成的代表作是《三国演义》和《西楚霸王》。



单田芳的名书是《封神》和《大隋唐》。



田连元擅说《孙膑与庞涓》还有《刘秀传》。



哪怕是刘兰芳老师这位女将,人家的代表作也是《岳飞传》。



四大家,都是说大书。



因为只有大人物,才能把大书说好。



冯晓刚和陈诗人这俩的问题就在于,他俩就不是那种大气磅礴的人。



相较之下,老谋子是真挺大气的,否则也捣鼓不出奥运开幕式这种大戏。



冯导和陈导,心眼和心胸都不大。



所以这两位拍大戏,都拍不好。



心里都是那点私欲,怎么拍国家大事?



所以冯晓刚拍的大制作,《夜宴》,《集结号》,《1942》,《唐山大地震》。



或多或少,在票房或者口碑上,都远不及那些插科打诨,逗人一乐的轻喜剧。



本来这回没打算拍《非诚勿扰》。



一开始,桦宜因为与寰亚在《夜宴》的合作挺顺利,所以想要接着来。



这俩老板一拍脑袋,又想搞“双龙会”。



只不过不是演员双龙会,这回更厉害,打算导演双龙会。



大陆出冯晓刚,香江出彭浩相,让他俩一起鼓捣剧本,联合执导。



整了个剧本,叫《贵族》。



说的是一位海归高知,回国后遇到一位粗鄙的暴发户,两人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和人格差异,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演员也是两岸各出一个。



本想让姜纹和舒琦主演。



舒琦应该是高知,姜纹演暴发户。



可姜纹啥脾气啊,一看到剧本就说不行,也要参与修改。



这改来改去,越改越乱。



人多意见多,姜纹就和往常一样,骂街跑路了。



而剧本则为了迎合市场,走冯晓刚最擅长的爱情轻喜剧,如《甲方乙方》,《没完没了》,《不见不散》之流。



又往里边加了大量爱情元素。



结果越改越四不像。



眼瞧着时间不多,再改下去就赶不上今年贺岁档了。



便索性一拍两散。



其实这份叫做《贵族》的剧本也没糟践。



冯导后来找来老友王硕。



不得不说,还得是王硕。



别人死活倒腾不明白的玩意,他来了后一门灵。



抽根烟的功夫,就想出把这份剧本和当年的《甲方乙方》结合一下。



用《甲方乙方》的大框架和当年的边角料,再加上《贵族》部分故事内核,再拓展一下。



不过几天时间,就倒腾出了一份新剧本。



这份新剧本,也就是后来的《私人订制》。



反正《贵族》这部戏算是凉了。



两位导演反复修改后,都对剧本不满意,便拆了伙。



冯晓刚躲家里,花了一个礼拜就颜值之前的修改思路写出了《非诚勿扰》。



而彭浩相也因为与冯晓刚的接触和共事找到了灵感。



转头就拍出了风格独特,喜剧文艺都沾点的《志明与春娇》。



其实熟悉这两部片子的人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志明与春娇》和《非诚勿扰》的潜在故事脉络是有相似之处的。



因为这俩戏其实是一窝出来的。



而小王这缺德玩意,想让自己去演的角色是建国……



就是一代目冯源征,二代目廖凡,三代目常远的那个建国。



小王说的还挺好听,这个角色有挑战性,能拓宽你的戏路。



你他妈……



这拓宽的只是戏路吗?



这不连性取向都拓宽了!



一想就明白,这孙子是想着拉自己去演个小角色。



花不了多少钱,甚至打算以客串的名义白嫖。



到时候再拿自己反串这种风格迥异的角色当卖点,还能多卖票房。



你美了,管过我的死活吗?



冯源征老师是不在乎这个,毕竟安嘉和的这个角色早就把他形象给毁了。



张远一合计。



《见龙卸甲》是毁容。



《非诚勿扰》是毁形象。



没一个盼着我好的。



这就用同样的借口搪塞着小王。



王中雷也没多计较,毕竟只是个客串的小角色,他不来还能有别人来。



一旁的范氷氷却不由得瞪大了一双美目。



“就这一会儿,他已经推了陈诗人,李仁港,冯晓刚三位大导的戏了!”



范氷氷抬眼望去,放眼这宅子里。



别说和他同龄的演员了。



就算是比他出道早,长他一辈的,现在也都捧着酒杯四处联络,想要求个一角半戏。



莫说三位这般的大导演,稍有点名气的导演,他们的戏哪个不是演员们上赶着去求的。



就他有这本事,不光不求,还往外推呢。



凡事就怕对比。



就像有了汤维打底,便更显得李晓冉波涛汹涌。



如今有了那帮点头哈腰求戏的同行对比,范小胖越瞧张远越觉得精神。



“原来这就叫大明星的气象……”(3/3)

章节目录

影帝:我谢谢你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翻滚的肚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翻滚的肚皮并收藏影帝:我谢谢你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