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声中,众人欢送马季先生。



一代大师殒落,下一位大师会在哪里呢?



位于吊唁人群中的张远,瞥了眼身旁的郭老师。



还不够。



能力上还行,对行业的贡献也有讲。



但气度还差得远。



行大事者,成大事者,无不需要一片广阔的胸襟。



能团结所有可团结之人的,才叫龙头。



相较之下,在郭老师身旁的谦哥反倒更有些捧哏大师的风范。



“正邪”,“黑白”,谦哥都能说上话,跟谁都能坐一桌。



有事或者办事,也是一呼百应。



仪式结束,本家马冬招呼大家一起去吃饭。



本山大叔则来找到张远。



“我得赶紧回去,剧组正等我呢。”



“嗯,那我吃完饭就走。”张远用眼神示意道:“我怎么也算门里人,扭头就走不合适。”



“那行,我也吃了再走,省的让人说闲话。”本山大叔便拉着他一块去吃饭。



席面上,光德远社的人就坐了满满三桌。



他与郭于二人坐一块,本山大叔毕竟是大名人,被邀请到了主桌,与姜琨,冯拱和马家嫡系坐一块。



不过赵老师也是体面人。



因为张远客串他的戏都没要钱。



他也打听了,现在找他客串的价格炒的挺高,一天就得十几个。



所以本山大叔特意拉着他一起和主桌的人又聊了会儿。



“哎,听说你不要拜袁先生嘛。”本山大叔特意说起了这是。



因为袁阔成青壮年时期,常年在营口工作,所以算是东北曲艺界的大人物。



赵本衫提起他老人家也是很尊敬的。



这会儿是特意给张远话头呢。



“这个,今天是马先生的大事,说我的事不合适吧。”张远还退了一步。



“没事,我父亲喜欢热闹,更愿意看见曲艺行开枝散叶。”本家马冬发话。



心想这小子的确比他师兄会来事,以退为进给我们家面子,我也不能差事了。



“之后记得给我们发红帖,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一定一定!”张远抱拳道谢。



之前关先生葬礼上,袁阔成就和曲协的人说过这事。



当时冯拱,姜琨他们马家门也都在。



袁先生和刘兰芳提前这事时,几人也只是笑着点头,没有答应。



毕竟相声和评书虽然近,但依旧是两个行当。



马家门的也都不会评书。



可现在马家门的当家人发话了,这帮徒子徒孙们也都应和着点头。



马冬混央视,眼睛可贼了。



瞧出张远不是一般人,又特意赶来了父亲的大事,便也打算回个人情。



日后在市面上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其实他的性格很不“央视”,少了几分官气,倒是多了几分魔都那种精明市侩的。



所以他也没打算一直在央视混到退休,野心不小。



“好好,应该的。”



“是,袁先生也是值得尊敬的前辈。”



冯拱等人立马笑着回道。



张远心中欣喜。



拜师这种事,当然是闹的越大越好了。



吃完饭,张远与众人道别。



刚才吃饭时想套话,问问郭老师今天状态不对劲的缘由。



可对方嘴严,外加他也忙着四处走动,便也没问出什么来。



不过倒是不用急。



“咱们也别道别了,马上还得在剧组见。”



见他和赵本衫要赶飞机,郭老师说道。



“行,那剧组见。”



他俩这就返回了云南那头。



刚落地不久,到近的天黑档口。



赵本衫和午马依旧拍着葬礼戏份呢。



这戏现在可太映景了,老赵拍起来都有既视感。



观察赵本衫表演的张远连连称赞。



因为大部分曲艺界改行影视,身上都会带这些戏曲味。



但赵老师自带的那种黑土地质朴农民气,盖过了曲艺味。



所以表演中哪怕有些小品舞台的小动作,但也不算突兀。



内功到了,招式无所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嗡嗡嗡……



他正从对方的表演中吸取养分呢,手机的震动声却打断了他的思考。



“喂,你在帝都吗?”



张远捂着手机来到一旁后,听筒中传来了一道略富磁性的女声。



“没呢,我在云南。”



“啊……”



李大冉老师拉着失望的长音。



她刚在网上看到张远去参加马季葬礼的新闻,所以赶忙来找他。



说起这新闻,果然和张远想的一样。



郭老师夫妻俩身穿貂皮的高调形象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和批判。



尤其是同行同业的,背后讽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影帝:我谢谢你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翻滚的肚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翻滚的肚皮并收藏影帝:我谢谢你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