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官朗声陈词,“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



隆祐帝已经司空见惯了,也做好了心里准备,摆摆手,让他们自由发挥。



“陛下,微臣不得不言,度政大臣岳大人,毁坏伦理纲常,更使礼崩乐坏,做一门女子亵衣的生意,从中牟利。”



“定国公,你难道不怕被天下人所耻笑?”



岳凌这次可没睡着,出列回怼,加入口舌之争,“御史大人学贯古今,当知晓昔年管子设女闾以富齐,太史公犹赞其‘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本官不过效先贤遗风,大人却以市井闲言问罪,莫非我朝言路都容不下一个裨补内府的法子?”



“名声怎有二两称?又能值多少银子,御史大人岂不闻国库空虚,九边吃紧,要不然你想个赚钱的法子来,我当即关了织造司。”



“所以,御史大人是想要捐出善款,还是要建议陛下增收税赋?”



岳凌步步紧逼,引经据典,竟将靠嘴吃饭的言官驳斥的哑口无言。



“强词夺理!”



岳凌冷哼道:“就这点伎俩,还在陛下面前诽谤本官,我看你该回家照一照镜子。”



堂前武将捧腹大笑,尽呼快哉快哉。



武将和文官的口舌之辩总会落于下风,没想到武官出身的岳凌口才也这么好,实在令人惊艳。



户部侍郎赵公瑾,眉间微挑,暗道:“真是没用,轻言大义在定国公这不顾脸面的人面前,能有何用?便是弹劾,都弹劾不到根上。”



如今度政司是独立于两院六部之外的衙门,虽然岳凌还没什么大动作,但深深影响了文官的权利架构,所以他提出的举措,文官必须鲜明的举起旗帜反对。



一阵不成,赵公瑾接过大旗,出列弹劾道:“陛下,臣非不体谅定国公裕国之苦心,然《礼记》有云,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昔宋室置市易务、行青苗法,看似锱铢充盈,实则摧折农本、离析民心,终致靖康之祸。”



“管子虽霸,未敢尽夺闾阎伟业。若使官家竞效商贾,恐市井失序,夺民之利。臣非迂腐,实惧重蹈弱宋之覆辙耳,伏请陛下三思!”



岳凌继续反驳,道:“非常之时,当兴非常之事。赵大人身为户部侍郎,最该知晓如今朝政困窘,今时不出奇招,岂非坐以待毙?”



赵公瑾能官居侍郎,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几十载,当不是岳凌一句‘非常之时兴非常之事’便能驳斥倒的。



科班出身的官员,最擅长的就是吵架,而在他们眼中,岳凌更是在以自己短处,攻击他们的长处。



“定国公此言差矣,昔文正公建义庄活民百万,张复之熔铜佛铸钱救蜀,皆非常之时,兴非常之事,而未失圣人教化。今以公器谋私帑,虽得锱铢之利,实损朝廷之体,此非‘非常’,实‘非礼’也!”



“定国公不读四书五经,未从科举一道,本官手里恰有一本给家中孩提启蒙的《礼记》,还望定国公不辞好意,笑纳之。”



“好!”



一片文臣叫好声,都觉得他们已经占据了上风……(5/5)

章节目录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喜欢喝豆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喝豆浆并收藏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