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来个,这次周子文直接调走接近三分之一。



调走的这些人,都是男人,而且还是干活的熟手,像周朝阳这种没有经常在地里干活的,他提都没提。



女组员他都尽量留在种植基地这边,毕竟秋收是体力活,相对来说,还是男人更得力一些。



被点到名的组员们对此都很理解,他们知道秋收的重要性,也愿意为村里出一份力。



安排好明天秋收的事,周子文又在蘑菇种植基地逛了一圈,见没什么事,他就离开基地,回到家里。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蘑菇组的成员都掌握了蘑菇种植技术。



特别是最开始跟着他的那一批学员,现在都能单独种蘑菇了。



虽然面对复杂一些的情况还是没法处理,但那是经验问题。



等以后种蘑菇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该教的知识,周子文都教过他们了。



回到家里,周子文找来纸和笔,开始设计村碑。



昨天他已经答应吴大刚了,马上就要秋收,他还准备先把这事办了。



本来吴大刚只是让他设计村碑的内容,但他想了想,干脆连村碑的外形也一起设计了。



随着八极拳太极拳等多种拳法达到满级。



周子文的精神也提升不少,前世的很多记忆都能回忆起来。



有这些记忆,设计一个村碑对他来说并不难。



周子文坐在书桌前,铺开一张大白纸,拿起铅笔,开始构思村碑的设计。



他决定将村碑设计成一座简洁而庄严的石碑,碑身要选用质地坚硬、耐风化的花岗岩,以保证村碑能够长久地屹立在村口。



在村碑的正面,周子文打算设计一幅浮雕图案,描绘的是大坝子村的山水田园风光,以及村民们团结协作修建公路的场景。



这幅浮雕不仅能够展示大坝子村的自然美景,还能体现出村民们的勤劳与团结。



在村碑的背面,则是碑文的内容。



周子文思考着碑文的内容,他希望碑文能够简洁明了地传达出公路修建的意义和村民们的辛勤付出。



他这样写道:



>公元一九七四年,大坝子村及周边诸村,同心协力,共建公路。



此路非一村之力所能成,乃众志成城之果。公路之兴,便于行商,利于民生,为子孙后代开辟康庄大道。



>碑文铭记,公社领导英明决策,各生产队村民无私奉献,特立此碑,以昭示后人,传承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之精神。



>公路之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愿大坝子村繁荣昌盛,子孙兴旺,与路共荣。



当然,在书写碑文内容的时候,周子文还不忘提了一下吴大刚和周卫国的名字。



这也算满足吴大刚的愿望了。



设计好碑文之后,周子文检查了一下,没有发现问题之后,他就从家里离开,准备给吴大刚看看。



等他来到生产队,吴大刚正在和大队长商量明天秋收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磐石开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磐石开花并收藏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