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苏氏大喜:“多谢爹。”



……



杨县尉已经回县衙复命,说了府城的事情,又给康县令引见赵班头跟罗师爷,以及府军的高百户、知府派来的苗师爷。



“大人,赵班头跟罗师爷是来押解案犯们回府城的。”



“高百户与苗师爷是来查探芬芳院可是细作老巢的事儿。”



杨县尉去府军,说了姜大郎怀疑皮面巾人可能是细作的事情后,府军与知府就派了两拨人马来查。



高百户道:“康县令,疑有细作的事情不可疏忽,我们今日就得去芬芳院查探一番,请康县令做好安排。”



“这是自然。”康县令不敢耽误,给了他们一堆文书,以方便他们做事儿;又给了一批人手。



杨县尉就领着高苗二人走了。



赵班头跟罗师爷去审问方家人、李宽子他们。



都是被用过刑的,已经被打怕了,是问什么说什么,说的跟县衙给的供词一致,没有任何新鲜之处。



罗师爷很高兴……这案子府衙已经判了,如果再审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那府衙又得再忙活一番,太累人!



且这案子说来丢脸,最好是赶紧结束,否则县府两衙门的面子都不好看……毕



()



200第200章 事了与安置【3】



第(3/3)页



竟县府两衙门在此案上,皆有疏忽未察之责。



……



罗师爷跟赵班头他们在县城呆了三天,确定县衙没断错案子后,决定于翌日一早,押犯人们回府城复命。



临走前,罗师爷转告了康县令一番:“康县令,府衙的意思是,向南镇的里长村长们,该放的就放回去吧。这治理乡下,还得靠他们。且关押太久,要是他们的村子闹起来,又是麻烦事儿。”



“成。”康县令答应了。



但李村长,以及管着李家村的柳里长没被释放,他们因着疏漏与包庇之罪,被押往府城。



不过,衙门怕村民闹事,所以没连坐李家村的村民与柳里长一族。



而可笑的是,因着柳氏一族在向南镇乡下有些能耐,能压得住几村的村民,所以新里长还是要从柳氏一族里选。



没办法,乡下就这样,最讲宗族情分。



当天一早,王母也带着陶姑娘的棺木、以及几十个芬芳院的姑娘们,辞别黄白二人,准备回府城安葬陶姑娘。



王母还留下一车厚礼,对黄阳隆与小白道:“本该登门道谢,奈何有丧在身,不好登门,只能劳烦两位恩公把谢礼送去秦姜两家。”



又带着王二郎,给他们行了一礼:“多谢诸位搭救喜姐儿。”



黄阳隆摆摆手,道:“无需多谢,惩恶扬善,乃是我们应做之事儿!”



别管,反正他现在觉得自己满身正气,就想行侠仗义。



小白看着王母花白的头发,劝道:“夫人要想开点……陶姑娘临死前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她想您安度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风十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十里并收藏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