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个月里,张汝宁几乎养成了在常浩南说完话之后下意识点头的习惯。



但随即关注到了重点:



“复杂偏振系统,是指……”



“这个稍后详谈。”常浩南抬手示意随即指向屏幕上的另一个方向。



那里有一组全新的、结构更为精妙的数学表达式:



“我找到了一个新的分解途径。”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滞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组陌生的公式上。



“根据极分解理论”常浩南的声音清晰而沉稳,“任何一个 n阶的复矩阵,都可以被唯一地分解为一个厄尔米特矩阵和一个酉矩阵的乘积——前提是这个复矩阵是非奇异的。”



在偏振系统中非奇异矩阵意味着不能包含理想偏振器。



实际上也根本不存在这种东西。



所以条件并不难达成。



他停顿了一下,确保众人跟上思路:“幸运的是,对于描述光学系统偏振特性的琼斯矩阵,只要系统本身没有导致信息完全丢失的奇异点,它就满足这个非奇异条件。因此,这种分解是可行的,并且是唯一的……”



“……”



激光笔的光点在公式的关键部分不断跳跃。



最终指向了位于屏幕左下角的结论:



“分解的结果,可以清晰地指向五个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独立参数!”



常浩南的语气中带着十分的笃定。



“第一项,透射系数:描述光通过系统后的整体强度衰减或增益。”



“第二项,波前相位:即传统的波前像差,影响成像位置和清晰度。”



“第三项,振幅极化:描述光波电场矢量在特定方向上的强度分布变化……”



“……”



尽管他已经刻意放慢了速度,但大部分人还是只在一开始能够跟上进度。



当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多数人的眼神已经开始变得澄澈。



到最后,就只有张汝宁一人还在低头跟着演算。



他并没有理论级别的数学功底,要想从头开始完成推导肯定不行,但足够验证这个流程是否正确。



“好像……”



“确实!”张汝宁猛地抬起头,“八个复数系数被归类成五个,不光简化了结构,还分别赋予了对应的物理意义……”



其他人虽然不知道中间具体是怎么个过程,但既然两位大佬都达成了一致意见,那说明屏幕上面的结论应该是没错。



“那这样一来……”何修军的眼神逐渐亮起,“物镜组的设计,是不是就可以摆脱过去那种靠经验估算,再带入不断试错迭代的办法了?”



“嗯……至少偏振像差的控制这块可以直接计算出来,能省不少功夫……”张汝宁略微抬头,在脑海里盘算了一下,“设计周期大概能缩短到原来的一半……或许三分之一左右!”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设计效率的飞跃。



突如其来的喜讯,让他甚至忘掉了刚才自己关注的部分。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