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常浩南离开后,栗亚波立刻前往实验室设备处。



设备处主任谢熙森是一位面容和蔼但精打细算的中年人,看到栗亚波递过来的、密密麻麻列了二十几项设备的清单之后,眼睛瞬间就瞪圆了。



他接过清单,手指一行行划过,嘴里不由得发出“嘶……”的一声。



“栗教授,这才四月份不到啊……你这……今年烧掉的经费,都快奔着两个亿去了吧?”



谢熙森抬起头,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地看着栗亚波:



“现在又来这一大单,少说也得大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预算。”



谢熙森的语气里带着设备管家特有的肉疼和对项目组花钱如流水的感慨。



他也是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出身,然而来火炬实验室不到三年时间,签出去的经费比过去三十年加起来还高一个数量级。



栗亚波理解谢主任的“心痛”,但此刻他心中只有那个至关重要的实验,没有开玩笑的心情。



“谢主任,这是常院士点名要的设备,所有支出都可以走重大专项的经费渠道,优先保障,尽快到位。”他顿了顿,补充道,“常院士一周后就要看结果,时间很紧。”



听到“常院士亲自安排”、“重大专项核心”,谢熙森也瞬间换上了严肃认真的表情。



“明白了,清单给我,我亲自盯进度。”他不再多问,拿起清单,迅速坐到电脑前开始操作。



说归说闹归闹。



在火炬实验室,钱,基本不会是首要问题。



……



四天后京城会议中心。



华夏未来信息产业大会如期召开。



这种级别的会议大佬云集,很可能几句无心的谈话,就影响到未来几年内的行业走向。



因此,很多人都会提前到场,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机会。



贵宾休息区内,几位国内信息产业头部企业的代表正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



轻松的氛围下,涌动的是对未来格局的深切关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5G标准R12、R13的讨论白热化,我们几家在3GPP的话语权是提升了,但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标准落地,终端、基站、核心网设备的规模部署才是硬仗。”



海森半导体的副总裁何鑫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中带着紧迫。



“没错,”一位来自电信的高管接口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根本刹不住,用户对带宽、时延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这直接引爆了对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芯片的饥渴需求。”



另外一人也表示赞同:



“未来几年,消费级芯片的出货量和产值,甚至有可能会超越工控领域,成为绝对主力……”



“……”



国内绝大多数消费电子领域的企业并没有标准制订权,也出席不了本次会议。



少数出席了的,这功夫也不在这个半导体领域的圈子里。



因此提到消费端的情况之后,气氛反而有些冷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